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小单快反、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喷涌而出,成为消费升级下的潮流和趋势。
尤其是《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出,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制造能力高端化。推进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成为纺织“十四五”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要加快突出工业互联网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打造一批传统产业的AI深度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加快实施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的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研发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纺织服装周刊》特推出“推进纺织业两化深度融合”系列报道,介绍产业两化融合现状,剖析瓶颈所在,并分享先进经验。
两化融合是纺织行业“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作为最早开展两化融合探索的行业之一,纺织行业近30项技术标准列入工信部相关应用专项,多家企业列入工业网平台试点示范,棉纺、印染、化纤等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得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模式广泛开展。但纺织全行业两化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集聚与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平台赋能行业发展尚在探索。
为深入了解工业互联网在纺织产业集群与企业的落地情况,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副主任、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殷强。殷强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形态或工具,当前环境下,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利用好工业互联网工具,从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及业务创新转型等需求出发,加强企业内外部资源、知识、能力等整合力度,形成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的本领或能力。
TAweekly: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网络”)在两化融合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殷强: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两个历史进程的交汇点,是实现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纺织行业两化融合进程方面,中纺网络具有行业、资源、专业等多方优势,并且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与落地经验。
行业优势: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中纺网络一直专注于纺织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项目服务,获得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和广泛的赞誉,多次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表彰。
专业优势:针对纺织行业特点,在行业垂直领域先后开发出了适合纺织行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企业应用的ERP、纺织云超、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等系统产品和服务平台。拥有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纺织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队伍,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资源优势: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公司能够有效整合第三方优质资源和平台,有效解决纺织服装企业在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精准、高效的服务对接,从而赋能产业发展。
服务纺织行业20余年,中纺网络始终以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推广为“初心使命”,ERP系列产品覆盖棉纺、毛纺、化纤、服装、牛仔、服装等众多子行业,力求帮助纺织企业实现管理、资源、知识、能力等的管理与整合,规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反应速度,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TAweekly:纺织企业、集群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欠缺的是什么?
殷强:纺织行业的两化融合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集聚与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平台赋能行业发展尚在探索。可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集群,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契机,普遍存在两化融合提升和数字化转型路径不清、方法不明,实施效果难以评价,治理体系混乱等难点、痛点,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工具及与之需求契合的解决方案。
具体可分解为:第一,缺少信息化管理思维和顶层设计。在企业和产业集群中,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提升往往是“一把手”工程,但在诸多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企业老板的固有思维很难转变。产业集群在信息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中又缺少专业的顶层设计,造成了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良莠不齐。
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业转型的加剧,市场在倒逼企业和产业集群进行提升。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第二,缺少专业人才。在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缺少既懂纺织又懂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理解误区,这造成了诸多企业在使用相关软件时,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无法真正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生产的提升。
第三,数据要素价值没有充分发挥。纺织行业产业链长、产品与工序多,因此数据繁杂,整合难度较大。其中,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相对较低,大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虽相对较高,但数据孤岛现象仍存,且相对封闭,不能有效发挥数据流动的价值。
TAweekly:截至目前,中纺网络落地了哪些工业互联网项目?
殷强:提起纺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项目,首当其冲要提到的是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实施,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承建单位,是全国纺织行业数据汇聚、共享、应用平台。其以数据中心为平台,以数据工坊为商业模式,以纺织产业集群为土壤,以大数据服务和产业提升为重点,为政府、产业集群和行业企业提供服务。如“数据工坊”作为产业数字化孵化和服务平台,其内部空间包含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省级中心/产业集群地中心、纺织服装行业数字产业孵化平台(行业解决方案展厅+办公区域)、数据展示平台(数据大屏+展示软件)、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培训平台(中纺云课堂大讲堂)等。
目前,中纺网络已经签约合作了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山东中心)、(江苏中心)、(河南中心)、(安徽中心)、(湖南中心)五个省级中心和兰溪产业集群地中心,并服务了“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中国·常熟男装指数”“中国·濮院指数”“张家港纺织产业指数”,积累、分析、挖掘了大量行业数据价值。下一步各行业指数将逐步升级为数据中心,力求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需要正视的是,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初步建成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
产业集群地数据中心的建设经过调研、项目方案、专家论证、中心建设、发布等步骤,实施周期为6个月至1年不等。
在ERP方面,公司推出了四级产品系列,分别是用于高端信息化需求的VIP量身定制版产品,用于纺织各行业专注信息化需求建设的Pro行业版产品,用于提升经营管理信息化需求的Plus适用版产品和用于常规信息化建设的Mini版产品。实施周期从2周至6个月不等。
TAweekly:中纺网络可为企业、集群提供哪些服务?落地步骤是怎样的?
殷强:为了进一步推进纺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公司经多年沉淀,自研和汇聚了大量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研发了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工具及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方法与规范,支撑中国纺联打造行业级的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及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诊断咨询、需求对接、专业培训、撮合交易、顶层设计等服务,助力纺织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落地步骤:与产业集群合作,通过对集群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或成熟度评估,为企业精准画像,找出企业的短板与不足,对接解决方案,撮合交易,配合地方政府精准施策,补齐发展短板。
实施周期:按需确定,一般实施周期为期2周到1年不等。
TAweekly:请谈谈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对推动两化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殷强: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是在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积极推动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应用,共同探索行业工业互联网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和知识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切实解决企业现实问题,有效推进纺织工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专业化、协同化、国际化的合作平台。
联盟将就以下重点方向开展工作:
(1) 研究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和重点内容,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发展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承担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咨询服务和政策、技术、产业、市场导向工作。
(2) 推进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3) 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研究应用、项目规划、可行性方案等论证与咨询。
(4)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推介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5) 加强交流学习合作,促进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
(6) 维护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反映行业内相关企业的诉求,协调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集合了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大中型企业等,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同时,大中型企业也能借助联盟平台分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工业互联网联盟是数据工坊的有力支撑。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形态或工具。数字化转型围绕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建设提升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与重构、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当前环境下,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利用好工业互联网工具,从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及业务创新转型等需求出发,加强企业内外部资源、知识、能力等整合力度,形成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的本领或者能力。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