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机遇大于挑战——陈大鹏:服装业在变革中前行
发表时间:2024-01-10     发表评论

  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服装行业在爬坡过坎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不懈奋进,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步入2024年,行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身处变革浪潮中的服装企业如何破浪前行,成为业界最为关心的话题。

  “2023年,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收缩,尤其是地缘政治冲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深刻影响着外贸发展,我国服装出口压力明显加大。国内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的推动下,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服装内销市场持续回暖。”岁末年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状况。

  压力中凸显发展韧性

  对于2023年的服装行业发展,陈大鹏认为,我国服装行业虽然呈现出降速运行的态势,生产、效益、投资等主要运行指标仍未扭转负增长,但已有明显的边际改善,行业经济运行恢复基础有所巩固,推动行业平稳向好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11月,我国服装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3643家,1-11月,服装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降幅比1-9月收窄0.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0866.4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总额为527.9亿元,同比下降4.8%,降幅分别比1-9月收窄2.1和2.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4.9%,比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3.4%,降幅比1-9月收窄1.3个百分点。

  从国际市场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52亿美元。虽然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服装出口规模下降,但对部分新兴市场出口表现亮眼,出口市场结构加快调整。1-11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装出口量同比增长2.1%,拉动我国服装出口量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对哈萨克斯坦出口量同比增长71.3%;我国对非洲服装出口量同比增长14.8%,对俄罗斯的服装出口量同比增长14.5%。

  从国内市场销售情况来看,随着消费场景全面恢复,居民收入及消费信心逐步回升,带动服装行业内销市场活力持续显现,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13.8%,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的零售额和零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7.2%和9%。

  “2023年行业一路走来的确不容易。”陈大鹏说,“产业、市场、消费等变革持续叠加,服装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经营更为困难。”

  陈大鹏表示,尽管行业和企业经济运行严重承压,但是我国服装行业一大批企业迎难而上,抓基础练内功,强化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服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

  在陈大鹏看来,尽管我国已经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生产制造、新科技创新应用及商业模式变革等方面都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我国服装行业在设计创意、产品开发、工艺技术、优质制造、精益化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企业和品牌需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去锤炼。

  “融合时代科技优势,形成产业系统化创新能力,才可能为创新发展,特别是打造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陈大鹏说,在新的发展时期,产业由大到强的关键,就是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2023年,尽管行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正迎来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红利。

  在陈大鹏看来,2023年以来,国家扩内需战略的大力推动为市场拓展注入了动力,特别是国家对现代制造业及现代制造体系构建的重视,激发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重塑服装行业的结构,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依托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积累,我国最有基础和条件在全球服装产业格局中构建起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新优势。”陈大鹏说,消费升级和消费变革给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我国消费者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于具有中国文化主张的时尚认同和追求,也对行业的文化创意和品牌发展形成重要的价值支撑。

  “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陈大鹏强调,“从国际市场看,一方面,全球市场增长乏力,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产业格局调整步伐的加快,不断加剧的竞争对行业国际化进程与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我国正在进入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这对企业内部组织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以及价值创造方式的不断变革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陈大鹏看来,服装行业要把握全局、抓住机遇,构建符合产业自身条件与禀赋的发展方式,整合并创新产业资源,在快速变革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迭代式发展。

  “一是加快数字化变革,在线上优化市场营销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运营,特别是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延伸,提升产业柔性化制造水平及资源配置和产业集成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和运营,为产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新优势,积累新能量。二是顺应消费市场个性化需求,进一步细化市场定位,积极构建与新时期市场相适应的品牌发展体系,尤其注重立足于国际文化大背景,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融合和转化。三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陈大鹏说。

  在陈大鹏看来,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基本建成服装制造强国的基础上,开启并加快了服装时尚强国的建设步伐。

  陈大鹏强调,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强基工程,事关产业体系的基础和能力。产业链现代化即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新技术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应用,推动和催生着产业生产范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企业创新力来自于基础能力的提升,来自于科技创新的推动,更来自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时尚强国建设就失去了基础。时尚强国建设,必须构筑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之上。

  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行业发展是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消费信心建立也需要时间。在这种大背景下,2024年服装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保持平稳向好的恢复态势仍面临诸多挑战。”陈大鹏说。

  陈大鹏介绍,按照国家对产业制造业发展全新导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2023年8月份发布《纺织服装行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概念、目标、任务都做了明确,并提出7个具体行动方案,以推动产业在新发展时期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陈大鹏强调,服装企业和品牌要遵循《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精神和方针,从目标消费群和细分市场出发,个性化地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系统和企业运行系统,强化核心能力培育,打造企业内生动力,这是企业和品牌持续发展、迎接未来最为切实的方法论,也是中国时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信心走弱以及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因素,仍制约着国际市场需求端改善。同时,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持续发生复杂变动,对我国服装业国际贸易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尽管国内经济发展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外需收缩的背景下,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效益修复压力有待改善,将持续考验服装行业发展韧性和风险应对能力。

  对此,陈大鹏对服装企业和品牌创新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改变发展观,彻底告别浮躁发展观,要更务实、更稳健,做优、做强、再做大。眼睛向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要做确定的自我。进一步回归产业本质,更关注效率效益的提高和适应性的变化,注重精益化管理,走专精特新之路,不断锻造韧性。二是要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要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要把科技、时尚、绿色更深入地内化到企业的运营之中,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力,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敏捷柔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从而带来企业的转型、蜕变和再造。三是要适应新的商业逻辑。更深入地研究消费者和渠道的变化,从过去更关注竞争和模式转向更关注消费者和产品,从过去的竞争导向转向消费者导向和利益关联方导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逻辑是共生、共享、共担,通过利他而实现价值,并把企业价值、消费者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硬道理,企业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产业发展初心,回到企业和品牌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企业无论是大而强、小而美,还是专精特新,都需要持续坚定地专注深耕,以专业的力量不断迭代提升,坚守专业、创造极致,这是中国服装产业新时代发展的底层逻辑,也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价值跃迁的必经路径。”陈大鹏说。

稿件来源:《中国服饰》杂志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