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国潮里!李宁2024年营业收入286.76亿元
发表时间:2025-03-28     发表评论

  3月28日,李宁发布2024年财报。

  李宁收入同比增长3.9%至286.7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49.4%,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30.13亿元人民币,净利率为10.5%。

  李宁方面指出,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保持了稳健增长。产品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专业跑鞋持续迭代升级,核心IP销售突破1060万双。篮球、健身、羽毛球、乒乓球等品类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渠道方面,公司积极推动渠道结构调整,加速新兴市场布局。截至2024年底,李宁品牌(包括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销售点数量为7585个。

  李宁是港股上市四大国产体育用品公司中最后一个发布2024年成绩单的。根据此前的半年报和单季度营运情况披露,部分投行给出的预期并不乐观。不过李宁最终还是保住了增长,但3.9%的增长率是四大公司中最低的。

  周期性的增长乏力,李宁不是第一次遇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李宁公司还停留在奥运带来的短暂销售刺激中,对于放货量预估不准,最终导致了2010年前后的严重库存危机,一部分线下门店因此被迫关店。李宁也被后起之秀安踏弯道超车,退居二线。

  好在国潮出手救了李宁一命。2018年,印着“中国李宁”四个汉字的复古风外套亮相纽约时装周,在互联网上引起巨大的讨论,无数消费者光临李宁的门店只为了抢购一件印有“中国李宁”的国潮衣服。

  上一个低谷期,李宁依靠国潮复起,用中国李宁狠狠刷了一波屏。在这一个瓶颈期,李宁还能梅开二度吗?

  从潮流市场观察,不太可能了。

  国潮的兴起源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但越来越多品牌在追逐流量将国潮设计做成了符号堆砌,久而久之消费者已有审美疲劳。另外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消费,对品牌溢价容忍度降低,国潮的加成已经越来越淡。

  那李宁还能靠什么呢?对于坚持走“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策略的李宁而言,任何一个核心品类承压,就会少了一个重要引擎。

  之所以上面强调策略,是因为李宁主品牌需要一个品牌承担一整个集团的业绩。而实施多品牌策略的其他集团可以不必如此。安踏,可以分散给FILA、可隆、迪桑特、萨洛蒙、始祖鸟(到这甚至还没列完);特步如今也有了索康尼和迈乐。李宁冷了只能狠狠抱住自己。

  怎么抱?李宁选择疯狂花钱给自己多买点筹码。

  今年1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李宁公司获得2025-202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体育服装合作企业征集项目,意味着李宁品牌将在2025-2028年期间以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的身份服务中国奥委会(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据称这一合作权益总价约8亿元人民币。

  拿下COC权益后,李宁马不停蹄地花重金从特步手中抢到了北京半马的赞助商权益,誓要把李宁主品牌的名声打响。

  其实李宁旗下是有扮演所谓“子品牌”角色的新朋友的,它们主要由李宁担任集团主席的非凡领越(前“非凡中国”,李宁公司第一大股东)召集。

  2019以来,非凡领越先后收购了香港著名休闲服饰品牌堡狮龙、意大利奢侈皮具品牌Amedeo Testoni(铁狮东尼)、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等服饰品牌。这些“子品牌”的存在,都是李宁主品牌需求疲软时李宁公司的逃生通道。

  然而按照目前的打法,想要在未来的一个奥运周期有比较显著的业绩进步(比如拿到至少15个百分点左右的高增长,或是成为10亿元营收的小而美品牌),李宁不太可能通过孵化或者收购新品牌做到,更可能是在李宁主品牌上做文章。

  所以,李宁选择all in在主品牌身上。

  区域开发也仍以李宁主品牌为主轴。在国产品牌都在寻求出海的情况下,李宁圈住了东南亚。李宁在广西建设的东盟李宁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年初进入尾声,即将交付。这一项目未来面向的是总人口超6.7亿、平均年龄仅29岁、35岁以下人口占比超50%的东南亚黄金人口结构。

  圈定这一重点的不仅有李宁,因为东南亚运动鞋服人均消费额仅为中国的1/5,美国的1/10,市场潜力巨大。

  2014年,匹克就成为菲律宾本土篮球联赛PBA马尼拉电气(Meralco Bolts)队的官方服装赞助商。2024年2月,财大气粗的安踏直接与PBA签下3年合同,成为联赛的官方鞋类合作伙伴。2025年年初,361°在马来西亚吉隆坡Aeon Bukit Tinggi购物中心开设海外首家直营店,标志着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扩展。

  竞争机遇和竞争压力并存。不过李宁本人也说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任何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的方案,我就会考虑。”

  想来在赌这几波大的之前,李宁高层早已对此深思熟虑。

稿件来源:体育界掘金指南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