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时评:“中国制造”必须缓解工人疾苦
发表时间:2010-06-17     发表评论

  《人民日报》在周四载文称,政府必须提高工薪阶层收入,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内消费。文章再次传递出中国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忧心。

  该报长篇时事观察《“中国制造”面对经济社会双转型》中并没有提到近来华南地区一连串的罢工事件。

  《人民日报》响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说法称,现在应开始着手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该问题的存在抑制了消费者需求。

  时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的唐钧在文中称,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拐点,敦促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

  唐钧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应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劳动权和发展权,让所有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调整贫富差距并不仅仅是“维稳”的应急措施,而应是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配套的社会转型。”

  文章称:“‘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的虚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尤其是工薪劳动者及他们的家庭生活有较大改善,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本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敦促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当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农村地区廉价劳动力供应逐渐紧缺,“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来提高‘中国制造’的档次正当其时。”

  “另外,‘中国制造’也应该向第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共服务业发展。”

  实现这一转型需要“格外重视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在中国,就是要使‘中国制造’的制造者们的收入能够支持其正当的、合理的消费需求,”文章称。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