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网络与中国制造困境:纺服企业需实现升级
发表时间:2010-08-13    作者:韩晶 发表评论

  内外兼修:发展中国家的升级策略

  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不利格局就要进行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是具有相当高的能力要求的。发达国家之所以会一直把握在全球制造网络的两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强大的研发和营销能力。因此,持续的学习和创新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突破策略,而在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具体策略又存在一些差异。

  (一)OEM转向ODM的升级阶段

  对那些有条件获取大规模OEM订单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由于是在先进企业的品牌产品趋于成熟阶段时进入市场,因而最初并不具备通过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来与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正面较量的机会和实力。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不是大规模投入研发和形成著名品牌,而是要注重于生产规模和时效,注重学习如何在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买主的需求,以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为竞争手段,努力建立与发包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诚信关系,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和速度经济,逐步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扩张产品创新的组织能力。在这个时期中,学习的速度问题尤其重要。William等学者认为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或许就是比它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一方面,先进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向前移动的,只有比先进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才能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某些更为后进的欠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追赶,只有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才能保持本国企业在全球制造网络模块化分工中的相对位置。

  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的学习可以分为区域内部学习和区际间学习。区域内部学习主要依靠地理临近性,企业通过与区域内部企业、大学、教育机构、研发机构、技术传播组织和商会、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技术人员的内部流动、干中学等途径来获得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提升,从而通过区域内部学习将衍生出企业异质性的竞争力而获得李嘉图租金;区际网络学习则是企业通过全球制造网络的联系,增进与跨国公司的沟通,促进知识溢出,获得在全球制造网络分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显性知识的交流,可以利用基于物理工具的弱联系,如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共享数据库等方法;而对于隐性知识的交流,可以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会议、BBS等交流平台。

  (二)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阶段

  从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关键是要能够独立承担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就意味着“产品制造”或“产品设计”演变为真正的“产品创造”,因而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最高级状态,在这个阶段企业要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1.以创新和差异化为竞争的主要途径,而不是以规模和成本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差异化战略能构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特定的进入障碍,有效地抵御其他竞争对手的攻击,减弱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并能使企业获取到超额的利润。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就获得了竞争优势。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意味着OBM企业必须选择一套不同的活动,以给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强调经营效率,不是在彼此模仿下寻求超过对方。单凭以经营效率为基础的竞争,会使竞争者之间的战略趋向一致,彼此会相互毁灭,而且导致损耗战,牺牲企业对长远投资的能力。说到底,只要是没有品牌的战略定位,必将导致OBM战略升级失败 。

  2.积极进行价值链下游的渠道控制。摆脱“曲线中间段”低位的不利格局不能单纯依靠向“曲线上游段”攀升,而更要注重依靠市场势力构建向“曲线下游段”努力,这反而会通过“互动”使上游研发更能满足市场需要,取得更大的收益。

  价值链“下游”的渠道控制对“上游”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迅速掌握及时修正研发或设计的技术参数,使研发或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加吻合,从而提高研发的成功率,降低研发的市场风险,这是实现由生产到销售“惊险一跳”的关键。二是“下游”市场势力的构建可保障或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量,通过规模经济更好地“分摊”“上游”研发或设计的总费用。三是由于企业内技术创新成果在使用上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故在给定技术创新、产品改进或升级前提下,下游渠道拓宽与控制所致销售量的上升,也即等于企业盈利水平与再创新投入的动力和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只有当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学习实现了不断的技术创新,中国制造才会向全球制造网络的高端位置攀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梁祝的小提琴才会有中国的名字。

共 3 页: [1] [2] [3]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