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价格优势变“鸡肋” 人性管理成时尚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经济回暖的热度没有想像中那么明显;生意越来越难做,但是今年的服装专业展会却逆势飘红,呈现出一篇繁荣景象;再加上“珠三角用工荒”、“富士康11跳”、“涨工资潮”等一系列看似突发,实又连环的事件,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在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所以,面对全新的市场需求,服装品牌必须以十足的创新精神,专心应对。
金融危机之前,服装既是时尚行业的主要组织部分,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价格、品质、速度以及响当当的“中国制造”标签,曾经成为欧美同行、行业组织、政府共同的心病。那时候尽管牢骚不断,反倾销调查力度不断加大,入境标准不断提高,但是依旧抵挡不住价廉物美的诱惑。记得当时东莞一位帮美国某品牌做代工的同行曾自信地表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对我们来说少了杂音,多了机会。”而前几天再碰到这位仁兄,听到的表述则截然相反,他说:“现在接单越来越难了,国内的市场需求很大,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
如此一来,服装内销市场随着参与竞争者日益增多,也日渐热闹起来。以前的一句口头禅是:“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而如今老板们探讨最多的却是:“招人难,招到合适的人更是难上加难。”所谓物以稀为贵,也许正是这个道理,企业按照常理招不上人就另有人想办法啦。于是,猎头的生意火了,工作的工资涨了,监管部门的要求更加严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迅速高了,但是生意却不见得比以前好做。
共 2 页: [1] [2]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