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避免新的全球贸易战
发表时间:2010-08-27    作者:迈克尔•佩蒂斯 发表评论

作者: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迈克尔•佩蒂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这个世界似乎正毅然决然地迈向贸易战。美国的贸易逆差正大幅飙升,这是由于一些与国内消费毫无关系、但与海外政策和形势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今后的几个月内,美国将会被迫在贸易保护或贸易逆差急剧扩大、同时失业率不断上升之间做出选择。几乎可以肯定,美国会选择前者;但如果它反应过度(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这尤其会伤害到贸易顺差的国家。

  继5月份跃升至420亿美元之后,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至500亿美元,创下了2008年夏季以来的新高,也是2004年年中之前从未达到过的高点。随着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又会有人批评美国消费者开始了新一轮有欠考虑的狂热购物。但这一次,这些评批者错了。贸易逆差的激增,是全球贸易失衡方面一种转移带来的自然结果。

  在过去10年,这些失衡主要是由5个国家和地区所驱动的。其中3个国家——中国、德国、日本——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这是它们国内就业增长的依托。

  与上述国家对应的,是贸易逆差方面的两大主力——美国和处于逆差的欧洲,而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堪称逆差大户。

  此次金融危机已迫使贸易逆差国家减少债务(特别是家庭债务),由此打破了上述阵营间保持了10年之久、摇摇摆摆的平衡。当这些国家减债的时候,它们提供给其他国家的过剩需求必然下降。而那些强烈依赖此种需求、以吸收过剩产能的顺差国家,则通过努力维持甚至或扩大顺差,坚决抵制这种调整。

  它们正获得成功。欧元暴跌,加之德国施行财政紧缩,将大幅推升德国贸易顺差,引发经济迅速增长。中国制造商获得的廉价信贷激增——这增强了它们的竞争力——完全抵消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此中国的顺差也在不断扩大。近来日元走强敲响了警钟,而日本政府也将尽其所能,保持本国的贸易顺差。

  然而,日益增长的顺差必然要有不断扩大的逆差与之对应,而目前的情况十分可怕。危机已经使大多数逆差之中的欧洲国家不可能进行新的融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以及其它欧洲贸易逆差国,将会看到自己的资本账户盈余锐减。由于经常账户赤字对应的是资本账户盈余,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也会自然而然地减少。

  但全球贸易必须实现平衡。随着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世界其它地区将不得不消化顺差“主力”们顺差扩大和欧洲贸易逆差国逆差减少的混合效应。鉴于美国的开放和财政上的灵活性,实际上它将消化上述调整的大部分影响,其贸易逆差将无情地扩大——直至国会实施有力的反贸易政策。美国缺乏主要贸易顺差国家拥有的产业、汇率干涉及利率调控政策,因此会被迫运用其它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关税和进口配额。

  我们不应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其它主要经济体必须同意消化相当一部分欧洲冲击的影响,而不是支持将调整影响转移向其它地区的政策。如果它们不这样做,将迫使美国采取报复措施。是否该保证自身对国外需求的紧迫依赖,不会导致逆差国家继续提供这种需求意愿的消失?顺差国家应拿定主意。

  目前可能已为时太晚。面临逆差的欧洲别无选择,必须迅速调整。来自那些顺差大国国内选区不解人意的反对,将阻碍它们的调整举措。与此同,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的怒火正迅速在升级,使得抨击外国人成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拉票策略。

  然而,负责任的领导人必须倾尽全力,通过一种破坏性更小的方式,来实现贸易再平衡。试图躲避承担必要全球调整的代价,是主要经济体在20世纪30年代的做法,而那些政策被普遍、正确地称作“以邻为壑”。对于那场游戏的结果,我们都心知肚明。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