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说对华销售日趋成为日本企业核心业务
发表时间:2011-01-12     发表评论

   《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刊登题为《日本企业靠中国内需赚钱》的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公司依靠中国内需赚钱的格局越来越明显。过去5年,在华日资企业的纯利润翻了一番。凭借在中国投资获得的利润,这些企业可以将越来越多的资金回流到日本国内。在贸易方面,预计2010年日本对华贸易顺差将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的投资和出口为自身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2010年对华贸易顺差创新高

  2010年上半年,日本企业在华业务纯利润累计约为4050亿日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纯利润(4330亿日元),5年内翻了一番,与2009年(7590亿日元)相比也有较大的增长。

  2005年,日本企业在华业务纯利润仅占其全部利润的3.8%,而2010年上半年该比例升至6.8%。其中直接投资收益(包括红利、利息收入等)占到全球业务的约22%,与2005年的9%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显示出在中国投资的魅力。

  原因在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出现了很大改变。过去,日本企业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和组装,然而再出口到日本。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急剧增加。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在华日资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收入累计达305亿美元,相当于5年前的3倍。同一时期,在华日资企业向日中以外的第三国出口了83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了60%。

  很多企业把中国作为其在亚洲的基地,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润返还到日本的母公司。不仅制造业如此,就连食品、日用品等内需型的企业也扩大了在中国的销售。

  2011年对华贸易将迎来新契机

  2010年1-11月,日本对华贸易出现了2.8243万亿日元的顺差,已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85年全年的顺差(2.8204万亿日元)。原因在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出口迅速增加。

  本世纪初,日本对华出口每年保持着2万亿至3万亿日元的逆差,而2010年连续出现了月度顺差。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熊野英生认为,2011年对华贸易很可能将迎来新契机,上半年很可能将持续保持顺差。

  除中国外,2010年日本对韩国、东盟、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预计可达10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以中国为核心,日本企业与亚洲国家的关系日趋密切。

  弥补发达国家的不景气

  2010年,日本企业向中国出口的高档商品显著增加。虽然很多日本汽车厂商在中国生产低排量汽车,但豪华汽车仍在日本国内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2010年4-9月,丰田汽车公司向中国出口了3.8万辆雷克萨斯品牌的高级轿车,同比增长17%。尚未在中国投资生产的富士重工去年向中国出口的力狮(Legacy)轿车达到3.2万辆。

  2010年1-11月,日本汽车业对华出口额达到4900亿日元左右,同比增长75%。

  很多企业依靠在中国的赢利填补其在发达国家的不足。生产空调的大金工业公司在中国开设了约2900家专卖店。2009年度,该公司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主要是中国)的赢利达到379亿日元,填补了在美洲的亏损。一些生产饮料等消费品的企业在中国的销售也稳步扩大。

稿件来源:新华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