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联盟标准叫响区域名牌
近年来,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结合园区经编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大力实施标准化和名牌两大战略,形成了联盟标准与区域名牌联动推进特色产业转型提升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致力于形成“园区(协会)负责、企业主体、部门推动、社会认可”的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和区域名牌应用工作格局,努力为联盟标准和区域名牌实施运用、发挥联动效应创造良好条件。
多管齐下促联动
加强组织领导。推广实施经编产业联盟标准和创建运用“马桥经编”区域名牌工作,连续3年被海宁市政府列为经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园区成立了由质监、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龙头骨干企业组成的联盟标准制定及推广实施领导小组和“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管理委员会,为合力推进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和区域名牌应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完善政策激励。园区对牵头制定及推广实施联盟标准的企业、社会团体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持续推广使用区域名牌并取得实效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连续二年开展区域名牌推广使用企业及工作人员的评优奖励工作,累计奖励金额3.22万元;连续3年开展“品牌标准建设年”活动,安排8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标准、质量、品牌工作的扶持。
强化宣传促动。园区与多家主流媒体合作,对“马桥经编”区域名牌整体形象进行长期宣传。以每年一届的经编设计大赛为载体,强势宣传“马桥经编”。同时,引导执行联盟标准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在国内外高规格展会上宣传“马桥经编”区域名牌。
优化平台支撑。一是优化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强化经编标准化信息服务子平台的运用与推广,目前通过集体注册方式已注册企业240家。二是优化检验检测平台,目前落户于园区的浙江省经编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能力已达到63类产品标准和366项方法标准,为区域产业转型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优化标准创新平台。
联盟标准推广新成效。
围绕经编产业现状和各项要素,加大联盟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实施力度。目前,已制定及推广实施联盟标准5个,推广实施企业49家,初步筑起经编产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升级“高地”。
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力抓实施。确立“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骨干企业”四位一体的制定和推广实施联盟标准创新工作模式。依托质监部门,为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发挥马桥经编行业协会的管理资源,组织企业参与联盟标准的研制,组织开展联盟标准实施承诺活动和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抓实施。深入企业调研论证,找准推行联盟标准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同时,制定《经编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管理办法》,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退出机制,有序推进联盟标准的推广实施。
把握重点环节,注重细节抓实施。为提高联盟标准制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工艺、性能特点等情况,把握联盟标准制定的关键指标和质量提升突破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国内外先进的产品和方法标准及技术数据,根据产品特殊性能要求增加相关指标,经反复研讨修改,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综合各项参数,提出联盟标准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设定值,为有效推广实施提供保证。
强化整体推进,多措并举抓实施。通过“四个推进”促使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取得实效。一是宣贯推进,二是帮扶推进,三是倒逼推进,四是监管推进。
引擎拉动,致力于创新模式、常态长效,全面推进区域名牌运用取得新效应。
区域名牌运用新进程
为切实运用好“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围绕机制创新与规范运作、标准创新与产品升级、监管创新与示范带动、服务创新与质量提升“四个结合”,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创新机制建设,规范提升抓运用。一是建立管理保障机制。制订“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推广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评先评优办法、标志编码管理办法等,制定许可使用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建立区域名牌运用的联席会议、监督检查、信息交流等制度,为推进区域名牌运用强化制度保障。二是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三级建立运用梯队目录,实施动态跟踪,目前已确立运用梯度内龙头企业30家、骨干企业50家,并为三批23家运用企业建立了动态跟踪服务档案。三是建立准入退出机制。综合运用设置质量基础管理门槛和质量诚信门槛、强化产品质量检验准入把关,确保准入高标准。同时,对授权企业及其产品质量实施一年不少于二次的检查和跟踪抽查,确保退出严要求。
选择重点产品,以点带面抓运用。根据各种要素选择了“复合材料用经编双轴向基布”、“柔性灯箱布”、“涤纶针织面料”、“玻纤土工格栅”和“合成纤维土工格栅”等5大类产品作为区域名牌运用的主导产品,涉及企业200余家。目前,授权运用企业包括园区内企业19家,园区外企业4家。在此基础上,将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向其他企业拓展,向其他类别的产品延伸。
加强质量监管,突出重点抓运用。强化对使用企业的跟踪监管,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对其他企业监督检查,加大后处理力度、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发挥质量监督威慑作用。通过强化两头监管,促动梯度培育企业按照准入要求持续改进,加快运用进程。
优化质量服务,强化基础抓运用。一是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服务。组建质量提升服务专家组,对50家企业开展质量帮扶,帮扶37家企业完成80个新产品的申报工作。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分企业领导层、管理层、一线操作工三个层面,组织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品牌、检验检测、操作技能等一系列培训班10期,600多人次接受了有关培训。三是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守信承诺活动。出台《园区质量自律办法》,目前,园区20家亿元以上企业发出了质量诚信倡议,78家企业主动签订了质量承诺书。
近年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致力于形成“园区(协会)负责、企业主体、部门推动、社会认可”的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和区域名牌应用工作格局,努力为联盟标准和区域名牌实施运用、发挥联动效应创造良好条件。
多管齐下促联动
加强组织领导。推广实施经编产业联盟标准和创建运用“马桥经编”区域名牌工作,连续3年被海宁市政府列为经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园区成立了由质监、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龙头骨干企业组成的联盟标准制定及推广实施领导小组和“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管理委员会,为合力推进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和区域名牌应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完善政策激励。园区对牵头制定及推广实施联盟标准的企业、社会团体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持续推广使用区域名牌并取得实效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连续二年开展区域名牌推广使用企业及工作人员的评优奖励工作,累计奖励金额3.22万元;连续3年开展“品牌标准建设年”活动,安排8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标准、质量、品牌工作的扶持。
强化宣传促动。园区与多家主流媒体合作,对“马桥经编”区域名牌整体形象进行长期宣传。以每年一届的经编设计大赛为载体,强势宣传“马桥经编”。同时,引导执行联盟标准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在国内外高规格展会上宣传“马桥经编”区域名牌。
优化平台支撑。一是优化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强化经编标准化信息服务子平台的运用与推广,目前通过集体注册方式已注册企业240家。二是优化检验检测平台,目前落户于园区的浙江省经编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能力已达到63类产品标准和366项方法标准,为区域产业转型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优化标准创新平台。
联盟标准推广新成效。
围绕经编产业现状和各项要素,加大联盟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实施力度。目前,已制定及推广实施联盟标准5个,推广实施企业49家,初步筑起经编产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升级“高地”。
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力抓实施。确立“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骨干企业”四位一体的制定和推广实施联盟标准创新工作模式。依托质监部门,为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发挥马桥经编行业协会的管理资源,组织企业参与联盟标准的研制,组织开展联盟标准实施承诺活动和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抓实施。深入企业调研论证,找准推行联盟标准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同时,制定《经编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管理办法》,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退出机制,有序推进联盟标准的推广实施。
把握重点环节,注重细节抓实施。为提高联盟标准制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工艺、性能特点等情况,把握联盟标准制定的关键指标和质量提升突破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国内外先进的产品和方法标准及技术数据,根据产品特殊性能要求增加相关指标,经反复研讨修改,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综合各项参数,提出联盟标准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设定值,为有效推广实施提供保证。
强化整体推进,多措并举抓实施。通过“四个推进”促使联盟标准推广实施取得实效。一是宣贯推进,二是帮扶推进,三是倒逼推进,四是监管推进。
引擎拉动,致力于创新模式、常态长效,全面推进区域名牌运用取得新效应。
区域名牌运用新进程
为切实运用好“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围绕机制创新与规范运作、标准创新与产品升级、监管创新与示范带动、服务创新与质量提升“四个结合”,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创新机制建设,规范提升抓运用。一是建立管理保障机制。制订“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推广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评先评优办法、标志编码管理办法等,制定许可使用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建立区域名牌运用的联席会议、监督检查、信息交流等制度,为推进区域名牌运用强化制度保障。二是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三级建立运用梯队目录,实施动态跟踪,目前已确立运用梯度内龙头企业30家、骨干企业50家,并为三批23家运用企业建立了动态跟踪服务档案。三是建立准入退出机制。综合运用设置质量基础管理门槛和质量诚信门槛、强化产品质量检验准入把关,确保准入高标准。同时,对授权企业及其产品质量实施一年不少于二次的检查和跟踪抽查,确保退出严要求。
选择重点产品,以点带面抓运用。根据各种要素选择了“复合材料用经编双轴向基布”、“柔性灯箱布”、“涤纶针织面料”、“玻纤土工格栅”和“合成纤维土工格栅”等5大类产品作为区域名牌运用的主导产品,涉及企业200余家。目前,授权运用企业包括园区内企业19家,园区外企业4家。在此基础上,将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向其他企业拓展,向其他类别的产品延伸。
加强质量监管,突出重点抓运用。强化对使用企业的跟踪监管,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对其他企业监督检查,加大后处理力度、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发挥质量监督威慑作用。通过强化两头监管,促动梯度培育企业按照准入要求持续改进,加快运用进程。
优化质量服务,强化基础抓运用。一是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服务。组建质量提升服务专家组,对50家企业开展质量帮扶,帮扶37家企业完成80个新产品的申报工作。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分企业领导层、管理层、一线操作工三个层面,组织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品牌、检验检测、操作技能等一系列培训班10期,600多人次接受了有关培训。三是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守信承诺活动。出台《园区质量自律办法》,目前,园区20家亿元以上企业发出了质量诚信倡议,78家企业主动签订了质量承诺书。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