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重构竞争新优势 实现跨越式成长——2012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京召开
发表时间:2012-12-22    发表评论

  第一纺织网12月22日消息:12月18日,“2012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于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支持、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美国棉花公司、中国节能海东青新材料集团、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天圣集团、河北宁纺集团协办。作为中国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年度会议之一,此次盛会云集了来自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并吸引了盛泽、西樵等纺织产业集群地代表、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等国内外纺织企业代表以及知名媒体代表等近400余人参与。

  出席活动的主要领导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长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王久新,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邢冠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外事办公室主任袁红萍,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阎岩,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总经济师胡发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翟燕驹,纺织服装周刊社长钱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龚进礼。

  核心议题:“重构与成长”

  本届创新年会以“重构与成长”为核心议题,对2012年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开发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多维度探索了新时期的创新模式。

  2012年,中国纺织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外需持续萎缩,内需提振乏力,原料成本剧烈波动,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融资环境依然偏紧,环境容量压力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命题,比如:如何发挥中国纺织工业的既有优势谋求新发展新突破?如何准确把握新的定位,采取恰当的应对解决之道,提高风险意识和控制能力,实现稳中求进,获得更有效率、更为合理的价值回报?如何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发及商业模式、品牌运营创新战略上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关键实施路径?

  会议通过主题大会和创新论坛两大板块,围绕上述发展命题,设计了以“新瓶颈与新机遇”、“新格局与新期待”、“新技术与新需求”、“新模式与新价值”为主题的论坛重点环节,并且展开精辟论述和深入探讨,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把脉、为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论道。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12年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颁奖典礼,对58家获得殊荣的企业进行了表彰。

  王天凯:警惕过度竞争,加快“制造服务化、生产智能化与组织网络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本届年会上指出,中国纺织业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10年的高速发展,有它的必然性或者是自然性。当下,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在进行深度调整,行业生产成本上涨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获取各项技术难度逐渐增加等现实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用全球视野来谋划,要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纺织工业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此外,王天凯在发言中还指出:行业要避免以单纯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求增长的发展方式,要特别重视、关注有可能再发生的过度竞争,尤其是一些所谓一般产能的纯粹规模型扩张;要进一步建立和提升创新联盟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开发,提升联盟水平;要加快行业“制造服务化、生产智能化、组织网络化”的“三化”建设。这同时涉及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内容,给纺织工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非常紧迫的创新使命。

  杜钰洲:攻艰克难,依托“产品创新”引领行业竞争新优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也出席了本次论坛。他表示,产品创新对于推动纺织行业的整体创新,其突出意义在于:产品是技术、文化、组织、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结合点。产品是行业创新要素的综合结果,反映产业时代性,也反映产业竞争力。从产品创新的层面进行解剖,会促进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的提升,也会有效地促进行业尽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他同时还强调,全球化的定位,对纺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行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现在则逐步转向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以及它所创造的品牌价值。面对扩大内需,国内消费需求的新期待,要注重消费者参与创新的趋势;要关注相关产业的进步,关心技术的进步,以及它们带来新的生产力。把握最本质的创新优势,即“科技优势”与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优势”。

  最后,杜钰洲指出,要从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创新层面着手,研究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创新。将过去单纯的制造加工型企业转变成技术创新企业,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流通方式、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凝聚力量,攻艰克难,最终在整个行业层面建立现代纺织工业的体系化优势。

  王黎明:构建现代纺织工业新体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明确了我们发展的根本目标,也对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预示着我国将形成数量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服务工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会对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形成更大的压力,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创新管理,依靠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来扩大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他同时还指出,纺织工业要在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中加强创新资源的集成应用,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实现产业价值的跃升。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的新动力,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目前纺织行业开始有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分散化转变的趋势,加快推进质量效益,提升品牌的创新能力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重建中国纺织竞争新优势的根本所在。

  主题大会

  孙瑞哲:重估风险与机遇,重构体系化优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作主题报告,报告总结分析了2012年度行业发展的整体形势,重点阐述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环境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如何准确把握新的定位,提高风险意识和控制能力,实现稳中求进,获得更有效率、更为合理的价值回报。

  孙瑞哲在报告中指出,发展至今,针对纺织工业的现状与愿景,总体可以概括为“工程了不起、技术过得去、学术须给力、人才待培育、体系要建立。”新经济条件下,传统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重构与跨越式成长,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战略命题。传统制造业不断在迎接与新商业模式、新消费模式的正面交锋。制造业数字化、生态文明、跨界融合正在刷新未来纺织服装产业的运行界面,为产业结构自身的高度化、合理化,平添了一抹时代的亮色。然而,未来的5-10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依然处在风险高发期与转型碰撞期。全球视野下,必须用审慎,客观、全局的立场对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重估。成本动荡、产业转移与出口增速下滑、政策红利的减弱,都使得中国纺织工业的优势重构变得迫在眉睫。

  孙瑞哲同时指出,阵痛过后必有蜕变。要素资源日益凸显的稀缺性,更需要我们仔细考量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与效率,立足于由“投资导向”向“需求导向”的基点转换,为发展寻求新的内生动力支持与核心竞争优势支撑。如何定位突围的现实路径?——摆脱对要素成本优势的依赖,转而向“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化优势”的递进与跃变,围绕“科技、人才、品牌、可持续发展”,做现实、长远、有针对性的方向定位与策略性突破,将帮助中国纺织工业叩开下一个春天的门扉。

  四大分行业协会掌舵者聚议:格局重构带来的新瓶颈与新机遇

  在主题论坛“新瓶颈与新机遇”中,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分别深入分析了各专业领域所面临的现状、困境以及行业格局变化和发展机遇。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的主题演讲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展开,就棉花价格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从棉纺织行业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棉纺企业开发和利用新型纤维的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提出了新客户、新产品、新市场的市场创新理念。她同时还立足现状展望了棉纺行业的新未来和新机遇。她指出,在全球纺织产业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棉纺企业还有很多的机会,应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更多的战略思考,以把握新的机遇。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的主题演讲就“中国纺织化纤工业有没有黄金10年?”、“企业是否还有创业和创建品牌的机会?”、“中国制造输出的是什么价值理念?”、“消费者为什么不关注功能和品牌?”等问题围绕创新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且重点解答了“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什么。”他指出,危机属于所有人,机遇却只属于少数人。机会诞生于产业被颠覆,这个可能性通常只存在于技术创新和消费者关系重建两个方面。当企业遭遇成本提升和竞争过度压力的时候,文化创新将会成为突破口。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李陵申在会上主要结合产业用纺织品的特点、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通过翔实的数据详述了“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市场机遇、战略机遇和发展机遇。他指出,技术纺织品的特质使产业用纺织品引领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提升,从毛利润、发展以及人均劳动生产力,在整个行业里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在积极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把其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柱,未来它在全球加工总量中占据的比例将会不断上升,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非常巨大。他同时还指出,下游领域的集成创新是产业用行业的特点、难点,也是目前要重点推动的。为此需要企业能够真正了解市场的用途,开拓自己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与下游一起来推动。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则针对本年度舆论关注的高库存、关店潮等服装行业焦点话题,从行业面对的难题、创新内涵的思考等方面发表见解和分享体会。他认为,存在的难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正面价值、带来反思。国内外市场环境、条件和需求以及比较优势的变化,需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创新,通过内生动力的挖掘来构建新的优势,这是行业需要真正反思和追问最核心的一个观点。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变成了加快转型升级的一种力量。他同时还指出,行业到了转折的关键时候,要在过去30年产业发展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转换,要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要重构和获得新生和成长,走出一条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子。

  创新论坛

  “新格局与新期待”――重塑竞争力新格局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步入振荡调整时期,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大,全球经济格局进一步多元化。新的产业区域格局或许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形成并稳定下来,其间市场形态、产业形态、企业形态都将发生深刻改变。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度过攻坚克难期,在“稳中有进”的轨道上探索创新?

  “新格局与新期待”论坛特别邀请了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学彬、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兵、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玉根三位“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 奖获奖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成功实践经验,同时阐明企业的发展尽管会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真正要摆脱困境,稳步发展,仍需靠自身。企业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并坚持走下去。

  “新技术与新需求”――集思广益论创新

  围绕“新技术与新需求”议题,国内外纺织技术专家和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知名企业代表:瑞士欧瑞康集团(Oerlikon) 中国区总裁王军、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和公共事务总监何育萍、美国棉花公司亚洲供应链营销部门高级经理林蓓、欧洲咨询联盟安博思(北京)咨询有限公司CEO马力诺,一同就技术创新对于市场需求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其中,产学研相结合、生物酶工程、以及探讨如何建立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被提及最多的几个话题,各方专家分析了中国纺织行业具有的优势,毫不讳言地道出了中国纺织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与同行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论坛中提到,市场驱动是推出新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新技术也会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引领市场和带动市场。中国纺织企业以创新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并积极利用开放性交流平台争取展示机会和推广机会,通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实现了与更多国际买家的交流合作,从而刺激了需求的提升。

  “新模式与新价值”――重构商业模式 探索新价值

  在充满智慧交锋的“新模式与新价值”论坛环节,宜家大中华贸易区纺织品部业务发展副经理殷铮、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琪瑢,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钟永林、上海狮格咨询企业创始人张炳良各自表述了对新模式与新价值的理解,从渠道合作、商业模式、产业集群政策引导等不同视角出发,提出了环保、效益、软实力升级等精彩观点,共同探讨了在纺织产业转型时代的如何发现和建立新商业模式、探索新价值,从更深的层面、更立体的角度为纺织服装企业及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把脉论道。

稿件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