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外贸多自主品牌少 湖北服装亟待品牌突围发布
发表时间:2012-04-10    作者:杨康 发表评论

  在日前举办的湖北省服装发展沙龙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表示,我省服装业如果不加快培育强势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加工外贸多 自主品牌少

  谈起湖北服装,总有欲说还休之感。

  上世纪90年代前,湖北服装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汉派服装更是与粤派、京派、海派、杭派、温派、闽派等服装派系并称“中国服装八大流派”。近年来,汉派服装日薄西山。

  省经信委轻纺织处处长黄敏鸿介绍,近年来,适逢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服装业迎来承接转移的机遇,加工能力迅速提高。但是,多是复制出口加工模式,靠价格竞争薄利多销,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利润不到上海女装的50%。去年全年生产服装7亿件,却没有一家产值过10亿元,缺乏自主品牌是其主因。

  据一位企业家介绍,今年国际服装市场的形势比2008年更严峻,外贸订单下降非常严重,而企业普通员工的工资平均增长了40%。服装加工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品牌核心竞争力缺失

  众多企业家表示,即便拥有自主品牌,企业也面临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劣势。

  针对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提出,湖北高校众多,拥有很好的科研资源,但是产业与科研严重脱节,如产研能有效对接,或可解决服装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据2010年资料显示,武汉72家规模以上服装制造企业全部研发费用为865万元,平均每家仅10多万元,仅为一个普通设计师的年薪。

  冰姿公司负责人则认为,除产研脱离外,目前业内尚没有真正重视品牌文化与品牌内涵的打造。“汉派服装为何做不长?关键原因是创业团队经常内讧,缺乏统一的价值观。”

  急需培育时尚文化

  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服装就越脱离“穿暖”的传统内涵,而追求更高的美感。

  对此,武汉市时尚联合会会长毛立辉提出,服装产业发展不能简单地依靠发展生产和加工,要培育时尚文化,通过设计、营销,提高湖北的时尚影响力。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周杰认为,湖北服装发展要走品牌之路。设计服装品牌,生活方式一定要前沿、时尚。如果将品牌设计中心与生产基地放在一起,设计理念容易被同化,观念会受到束缚。“现在许多国外服装企业都把生产基地建在中国,但总部设在巴黎、米兰等地。湖北服装企业也可以把生产基地放在本地,把研发中心放在北京、上海等时尚味道更浓的城市。”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