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月CPI涨幅降至18个月低点 通缩征兆初现
发表时间:2014-05-09     发表评论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为18个月低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为连续第26个月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并显示,4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

  ~~~~~~~~~~~~~~~~~~~~~~~~~~~~~~~~~~~~~~~~~~~~~~~~~~~~~~~~~~~~~~~~~~~~~~~~

  主要数据:

  --CPI同比上涨1.8%(路透调查中值为上升2.0%)

  --PPI同比下降2%(路透调查中值为下降1.8%)

  --CPI环比下降0.3%,PPI环比下降0.2%

  --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6%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温彬:

  总体上看通胀数据是低于预期的,CPI涨幅偏低主要是由于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影响,且房租、服务等非食品因素环比持平或者增长缓慢;而4月份虽然有一些促增长的投资措施出来,但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没有对当月的PPI构成太大支撑。考虑到夏粮还会丰收,预计全年CPI应该在同比上涨2%左右,相比3.5%的年度目标属于中低速增长。

  现在大家开始关心一个问题:会不会进入通缩?我认为现在是有这方面的担忧的。全球复苏力度并不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上涨的压力,从输入型通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来看,CPI和PPI都有通缩的征兆。

  这就要求宏观政策做出一些调整,货币政策基调可以从中性转向偏宽松。财政政策可以保持积极,但要发挥更大的效用还是要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关键在于降低整体的社会融资成本。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排除还会有进一步的定向降准。如果说前一期的定向降准是对三农贷款,那现在可以通过普遍降准后,把释放的流动性进行定向使用,比如说指定额度投向于中小企业贷款。这也有利于降低中长期融资成本。这件事现在就可以做了,二季度之内就可以做。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4月份的CPI数据比预期的要低,PPI也持续回落,按以往惯例3月份后春暖花开,企业开工会趋于活跃,3月和4月CPI数据会有所回升,但从今年看3月和4月CPI环比都是下降,显示消费品需求不旺,而PPI的持续回落也表明制造业生产领域仍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很显然,4月份物价涨幅的回落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滞后反映,结合周四公布的外贸数据,整体判断4月份的经济数据都不会太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不排除通缩隐忧。

  **相关背景**

  --中国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政治局日前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

  --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4月官方制造业PMI在新订单增长带动连续两个月微升,预示中国经济呈现逐渐企稳迹象,其中新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以下,而购进价格指数回升幅度较大。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