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的辉煌:访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4-07-21    作者:周平/周萌力 发表评论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浣花溪畔,其前身是拥有半个多世纪的成都蜀锦厂,于2009年5月对外开放。博物馆由历代蜀锦、蜀绣、服饰、纺织机具展示;锦绣制作工场;蜀锦、蜀绣工艺品、艺术品展示销售三大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蜀锦蜀绣展示、保护、研究中心及宣传窗口。

  走进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做工精美的蜀绣作品,整体的装修风格简单而不失高雅,布局紧凑,格调温暖。展厅上空都悬挂着古声古色的吊灯,使得整个展厅呈现出一种鹅黄色。穿过大厅,只见一条一米宽度的走廊,两边摆放着绿色盆栽和陶瓷工艺品。一转弯,便看到专供游人休息的休息室,休息室内灯光比展厅内更暗沉,所有座椅均为木制,休息室门口放有一盆绿色植物,休息室中间有一根柱子,上面用篆书写上了许多个“锦”字,整体看上去非常别致。穿越走廊,向右看去,又是一件用蜀绣屏风微遮的工艺品展示厅,里面陈列的大多是大幅的蜀绣作品,精美至极。

  欣赏完一楼的蜀绣作品,下到负一楼,只见四座高大的木制器具。工作人员介绍这四座器具都是用来织造蜀锦蜀绣的,名字叫做大花楼织机。此织机长5米,宽1.5米,高5米。织机整体用木材制作而成,工作时需要由两个人同时进行,一人作于花楼拉动横线,相应的衞线带动经丝提升,形成开口,另一人则投梭打纬。据说这种大花楼织机至迟在唐代晚期亦已出现。这里的四座大花楼织机都是由现代人仿造而制成。博物馆内的大多数蜀锦蜀绣作品都是由技术人员在此完成的。这四座大花楼织机不仅作为织造工具使用,也是作为展品供游客参观。

  负二楼主要是陈列历代蜀锦、蜀绣、服饰、纺织机具,仅供游客观赏。五千年的锦绣,从三星堆青铜立人身着“辫子绣”的中国第一龙袍,到古蜀王“蚕丛氏”带领族人从事蚕桑……古蜀先民创造锦绣历史的场景展现眼前。

  首先是夏商周时期出现至今不断创新的蜀锦历史,展厅先是介绍每个时期的蜀锦发展情况,然后配以历代具有特色的蜀锦制品,使游客在知识满足和文物欣赏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历代蜀锦代表作品展示后,就是历代纺织服饰、鞋子的展示,一件件富有历史气息的服饰被安静的陈列在展柜内,坎肩、云肩、旗袍、马褂、三寸金莲……这些明清最具代表性的服饰,随着时间的远离,变得陌生而神秘。这些华丽炫目的服饰、精美绝伦的纹饰,交织出震撼心灵的美。

  从一人席地而坐简单操作的腰机,到两人合作复杂操作的清代蜀锦花楼机。博物馆通过各种机型的展示,让游客了解中国织造发展的脉络,在线清代蜀锦花楼机和各民族民间传统织造技艺,诠释了手工蜀锦“其价如金”。

  成都自古以锦闻名,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蜀锦,已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2006年,由该博物馆申报的“蜀锦织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该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申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迄今为止成都首个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蜀江锦院秉承中国传统的蜀锦织造技艺,奉行“保护、传承、发展”的精神,以锦绣为载体,以文化为切入点,致力于传统蜀锦、刺绣手工绝技的挖掘与创新;在历代蜀锦经典纹样的复制与研究、现代锦绣实用功能的探究与开发、蜀绣传统特色文化礼品、工艺品、收藏品的展示与经营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锦市,四月蚕市……”现代化悄悄的拿走了成都的记忆,蜀江锦院以孜孜不倦的追求,执著地编织着一个喧嚣的年代渐已远去的蜀锦记忆……

稿件来源:中国广播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