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2018中国投资市场报告之城市无界篇》,报告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地域与行业间的相互联系逐渐深入,行政区划边际正不断模糊乃至消散。
报告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中国先发城市群之外,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和基建投资的共同作用,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群正迅速崛起。虽然,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核心城市的各类地产板块在短期内面临不同程度的供过于求风险,但中长期存在系统性投资机会。报告还预计,粤港澳大湾区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经济体,其中,香港对于大陆企业和资本的吸引力未来也将大幅提升。
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群迅速崛起
报告分析,依据城市间彼此的经济联系程度,目前国内共有28个城市群。由于地域广大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城市群发展处于不同阶段。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三大先发城市群,占四成国民经济总量。
相对于一体化进程缓慢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和大湾区将延续一体化进程,已确立崛起趋势的次增长极(南京、杭州)物业价值将持续受益。
同时,基建改善和同城化预期下,长三角的南通、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与核心城市联通度有望显著提升,人口和产业导入直接受益的住宅,商业、工业物流等领域将存在投资机遇。
除了上述三大城市群之外,近年来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和基建投资的共同作用令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群迅速崛起。
世邦魏理仕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带动下,2008-2017年间,中西部城市群的写字楼、零售和物流仓储物业的出租面积占比由12.3%提升至23.9%。核心城市(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的各类地产板块在短期内面临不同程度的供过于求风险,但中长期存在系统性投资机会。
鉴于此,报告建议,以无界的视角,从城市群角度看待商业地产投资,更具有战略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经济体
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遇。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在科创、贸易物流、金融和服务领域各具优势的深圳、广州、香港三个增长极,并包括制造业基础雄厚的珠三角其余各城市。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规模已达11.7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经济体。
而随着政府发展规划纲的出台,持续的人口流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高强度基建投资以及同城化趋势都将在更为一体化的制度框架下,加速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与融合,催生新的房地产投资机遇。
世邦魏理仕大中华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李凌表示:“与国际湾区相比,大湾区地产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以写字楼为例,2017年底大湾区优质写字楼总量约3200万平方米, 较经济规模相近的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分别低40%和55%。未来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写字楼需求存在巨大提升空间。此外,群内珠三角区域优质物流设施的人均面积也有较大增长空间。”
香港将吸引更多大陆企业和资本
在大湾区商业地产投资策略方面,报告指出,高端商务继续向核心城市集聚,带来广深港写字楼投资利好。
报告称,作为当前全国最活跃的写字楼租赁市场,广州和深圳均已进入第二轮的写字楼新区建设,琶洲、国际金融城及前海等商务区正吸引大量租户和投资者目光。
而香港市场内,中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在中环等核心板块的空间需求持续上升,大湾区规划的出台预计将为香港吸引更多大陆企业和资本。
同时,重大基建推进有助于推动珠江西岸区域经济,提升物流地产价值。
报告分析,跨海大桥和铁路的相继开通,将有助于推动珠江西岸相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惠及珠海、江门、中山和广州的南沙副中心等地;珠江西岸的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洪湾港区和江门鹤山预计将形成新的物流枢纽。
此外,由于大湾区物流仓储需求充沛但仓库面积相对缺乏,高标仓库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报告还认为,产业和人口的无界流动将促成大湾区核心周边城市的产业地产及购物中心投资机会。
随着高铁、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等重要基建项目的铺开,广佛、深莞惠等多个一小时同城生活圈将逐步成型。由此带来的同城化将进一步加速广深制造业外迁与人口转移趋势,大湾区内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等二线城市中的工业、科技园区物业机遇,以及与之配套的住宅和商业设施成为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