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加速洗牌 升级换代和品牌化成为服装业必然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0-03-25    作者:范海江 发表评论

  日前记者接到山东烟台一老板的电话,问能不能帮忙从河北(记者家乡)招一些缝纫工人,月工资1600元,技术成熟的工资还可以再商量。该老板从事服装出口加工业,据其介绍,去年下半年,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外贸订单有所回升,但今年“民工荒”导致工资成本增加,未来的日子未必好过。

  服装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又到底会如何呢?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足以让服装业内人士感到欣喜,2010年1-2月份我国服装及其附件累计出口18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5%。

  但是,想起在2008年初至2009年上半年一年多时间里服装业的“惨状”,每个服装人又都难以露出笑意。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多数出现亏损,单纯依靠贴牌生产、来料加工的企业个个关门。

  长期来,服装业的多数企业“单腿走路”,只依赖外贸订单发展和生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让靠赚加工费获利的服装企业利润更为微薄;“民工荒”直接导致的用工成本增加,使得服装业长期以来依存廉价劳动力发展的优势逐渐失去。

  一面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让利润更趋微薄,一面是“民工荒”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趋势决定了服装业在走向一场整体性洗牌。

  今年发生的大面积“民工荒”,加速了服装业的“洗牌”进程。

  存在于服装业的“民工荒”也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2007年来,在广东、山东、河南等省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民工荒”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说:“在我国,纺织和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年来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获得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资提高是必然的,尤其是随着社会保障机制日益健全,民工的保险福利费用等,均将提高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

  “升级换代和‘品牌化’,是服装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唯一的方向。”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刘连红告诉记者说,一方面我国服装业已经形成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系统,最完整的产品加工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的服装出口产品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仍然局限于“中国制造”,这也让我国服装业升级换代拥有极其好的客观条件和巨大空间。

稿件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