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嘉宾:
毛区健丽––亚盛投资总裁 (左二)
邱亚夫––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 (左一)
周胜––深圳叶子服装实业有限公司艺之卉总经理 (右二)
主持人:今天大会主办方一共为大家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上午主要的话题是围绕金融,尤其是现代资本金融和我们纺织企业之间的关系来展开。下面我们有请参加今天上午论坛的几位嘉宾,他们是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先生。深圳叶子服装实业有限公司艺之卉总经理周胜先生。我是外行,除了毛区健丽,因为我了解投资界的时候有一些了解,剩下两位企业老大,我有一个很不敬的话题想先要请教,在场这么多企业家,为什么把你们俩弄到台上。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
邱亚夫:我想主要原因是如意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成绩,所以我们协会、业内对我们,对我个人给予那么好的机遇,我想也是这样一个因素吧。如意是1972年建厂,近几年我们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手段进行了不断的整合,所以使得年销售收入从去年的107亿,今年跨越200亿销售大关。主要是纺织面料制造企业,我们形成两条产业链,一个是从羊毛到高品质的西装面料,然后到毛西装。现在在做服装的品牌。棉纺产业链现在变得又长又完善,从棉花开始,可以说是工装设计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棉纺织,后面辐射了是落后面料,包括印染,还有3000多万的牛仔布,还有今年卖到15亿的家纺,还有对棉纺织里面的辐射,另外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化纤,就是氨纶这样的情况。现在职工3万多人,我们如意应该是一个毛纺行业里面的一个优秀企业。在其他方面,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
周胜:我要跟孙会长说一下,这个行业大的格局,可能大家都清楚了,主持人可能不太了解。因为实际上我之所以敢斗胆来参加这个纺织协会的会议,因为我胆大。因为实际上中国的纺织企业,普遍规模都是巨大的,而且服装企业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实际上之所以服装企业被邀请参与进来,是因为现在产业链整合度越来越高,前端和后端的联系紧密度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前端和后端的沟通。目前完整产业链,从生产到研发,到营销,可能完整的产业链,我想也许这个论坛,下一步可能会把商业渠道也纳入到整个产业链里面来,所以我今天来完全是胆大。另外我也想大致介绍一下,我们是一个时装企业。我们从97年开始在深圳创立艺之卉这个品牌,完全是基于一个设计师想拥有一个中国设计师品牌来做的,逐步逐步在南方市场通过传统渠道的发展,逐步逐步发展到今天。
基本上在大陆已经有13个年头了。我们现在的规模远远不能跟传统的纺织企业去比。但是我们的成长性,高成长性会对传统的纺织企业有一种借鉴。目前来说,我们也经历过几个转型。从97年到进入市场,到03年左右在市场上会有一个广泛的认同。我们开始在做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探索。所以,我们第一个提出来,赋予一个品牌真正文化上的追求和设计上的追求、风格上的追求。04年我们在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又提出来了一个用设计改变生活的一个企业经营理念。05年我们确立了未来品牌发展的三个战略。一个是传统产业,另外一个是现代产业,然后就是创意产业。我想我们之所以被邀请能够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是基于我们在产业升级和产业探索上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现场坐在中间是一位美丽的女士,也是我们在投资界久负盛名的毛区健丽女士,不知道今天请您来是什么意图?因为我知道您的投资一向集中在照明那些工业企业里面,我们这么漂亮的纺织行业,您今天来的意图是什么?
毛区健丽:大家好。大会邀请我,当然需要我的钱了。那么我看见的机会是这样的,我觉得周总刚才说的胆子大,我觉得在传统行业除了胆子大以外,还需要敢做。所以,我在偶然的机会,我能够在灯这么一个竞争这么激烈,世界70%产能在我们中国里面,我打造一个毫无疑问的巨大照明公司。我今天来希望在中国纺织协会推荐下,找到另外一个明星。我是敢想,更重要的是敢做。所以我们在灯的领域里面,大家都知道巨人都是国有的,民营量最多,但是都是小的。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把雷氏照明打造的很大,超过了国有企业。
主持人:我有两点不明白,在此请教。第一,你原来投资的什么联邦软件、中华学习网、慧聪国际,都是一些轻资产经济。但是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我们如果抛弃轻重之别,你发现投资还有一个趋向,就是在未来有一个庞大的投资前景。但是纺织业在你眼里也有这么大一个增长空间?说说这个行业在您眼中的判断。
毛区健丽:今天这个主题也一直是我想的,就是创新。创新我理解,先看一下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服装,穿衣服,实际上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用最快的速度把最时尚的服装,用最便宜价钱送到消费者手里。所以这个是我们行业的本质。我认为这个本质之下,快比便宜重要。当一个很新潮流的服装,你要花很长时间做出来,做的很漂亮,但是等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潮流已经过了。尤其是最近两年金融风暴发生,全球的人都不会买1万块的服装,除了中国人以外。所以大家都会朝着务实的、实在的潮流去发展。但是也要时尚,也要好看,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的机遇,就是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大家了解这个行业本质是快比便宜重要的时候。刚刚的演讲里面说劳动力不属于竞争能力了,大规模的厂房的建筑也不是我们的竞争能力了。而且再加上中国产能过剩,已经有很多工厂已经空了,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用最快、最便宜的方法送到我们消费者手里就可以了。
另外一点,为什么纺织行业有一个颠覆性的变革出来呢?第一,中国是做这个产业链的最大国家。第二,我们的消费。第三,实际上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服装这个竞技塔里面,50%是一般的衣服, 大概28%是一些时尚衣服,是一些名牌。这个本质是要追求到什么了?请很贵的设计师来设计时尚,因为时尚的东西,周总可能更理解,我们一般企业没有必要太过于追求它,但是没有时尚,我们看一下今年的潮流,我们并不需要做到最顶尖,也能够赚钱。比如说西班牙的一个公司,还有瑞典的一个H&M公司,他们并不是最时尚的设计,但是它也属于时尚,它最快的,最优秀的就是前导时间。前导时间有一个数据,前导时间定义是什么呢?是从设计、生产、物流到销售的时间。中国企业需要180天,美国100天,西班牙公司是12天,H&M公司是21天,所以他们就是以速度取胜的。他们并不是最廉价的劳工,也不是最多的工厂。所以在商业模式方面,我觉得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第二个,从投资界最近发生的状态,发生的一些大的投资案例里面,大家可以看得到几个趋势。第一个,投资追求经营或者是运营模式上面的、商业模式上面的创新。我刚才讲的这些要素,第二个就是细分市场。比如说我们有ITAT这种网上电子商务、凡客诚品,另外就有一个细分市场就是童装、女装、男装等等。很多投资发生在追求商业的创新,还有细分市场上。
主持人:但是今年西班牙这个公司没有来,凡客也没有来,你身边坐着传统的企业家,如果在他们两个之中选一个可能投资的企业,你会选哪个?邱总那边规模很大,200多亿,好象也不太缺钱,这边是一个时尚设计师给出的一个服装终端品牌,如果你要投钱,投哪家可能性比较大?
毛区健丽:这个很难,两家都投行不行?
主持人:好。邱总缺钱吗?
邱亚夫:企业本身如果维持现状,那是不缺钱的,钱很多。但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今后的创新,今后企业的百年发展,我想是很缺钱的。因为现在这样一个需求情况,世界经济格局,对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整合国际资源,实现我们由大到强的转变,我想是需要大钱的。
主持人:假设周总也缺钱,现场来一个竞标,你跟毛女士陈述一下,为什么有资格拿到钱?
周胜:把这个假设当成一个实战。
邱亚夫:当时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我想主要是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就像刚才毛女士讲的,对于企业的行业本质保留的不够好,所以失败了。如意还没有失败,作为一个国有企业能够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我想第一个做的就是对行业、企业几百年历史的兴衰我们进行了非常认真详细的调研分析,制订了我们非常准确的战略,这个战略到现在为止,15年没有变。只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调整,这个路径没有变,这个路径就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以多个非常快速反应的小企业组成一个大企业,所以如意不是一个,比如说纺纱就做到千万吨,你发现在中国纺织行业细分市场中,没有我们如意。但是我们悄然之中就是紧紧抓住科技创新,通过我们对客户的快速反应,引导我们这种设计的力量,我们使得如意在七年当中,在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新产品。特别是去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一个好产品是很难得的。大家都羡慕这个金字招牌,总书记颁的奖,温总理、李总理都亲自接见。但是我们认为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这个产品和技术带来的高价值,这样一个高利润,这是我们十几年的战略梦想实现了。去年用我们如意纺的200只纯羊面料我们卖到3000块一米,国外最高档的两家企业,不过卖到1000万人民币。为什么?我们就是这项技术创新,就在欧洲展览会上,我讲这个产品是世界唯一,中国制造。20万米意味着有7万多套的西装用我这样1000块以上的产品。我说的意思就是不断持续的科技创新,所以完成了我们这样一个产业大局。
去年我们根据总会提出的科技品牌力量,我们又在分析我们如意的差距,我们大概拿出100多个产品,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毛纺之外其他产业的产品附加值还那么低,原因在哪里?我想除了我们的技术、科技、研发、档次、差别化、时尚等等因素之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因素。而品牌因素当中,我们分析国际上所有的企业,没有一个说在时尚领域打的响的企业是面料企业,都是以服装品牌来带动的高端面料,包括英国现在还有四家,16台小布机的企业,它的西装面料卖400英镑。昨天一个信息,印度富豪要穿400万一套的西装,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但是我认为通过如意来看,能够实现。我们在面料里面加钻石粉,加金线,真的是一米上万块,供不应求。我们现在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服装如果不能达到最终的时尚,就是快速的知道消费者在需求什么,我们从原料到纺纱,中国纺织这样一个产业模型反应速度太慢了。这种办法,一个是大家结合,一个是我们自己创造。我们最后抓住很好的机遇,整合了一个100亿年销售收入,108年历史的日本第一大成衣品牌运营商,它旗下童装、女装男装、老年装都有,我们经过产品整合,它是上市公司,我等于在如意体系内有了100多亿、3000多个服装店,我们产业链整合以后,在面料销售服装中间价值链上的东西,大概20%的价差,我们发现了为什么,我花了4个亿整合进去。第二个发现,日本服装企业怎么保持第一季服装销售率80%。日本的经济化管理是怎么做的,因为我每个月要参加会议,我感觉从创新、精细化管理和把握流行趋势上讲,我们中国纺织企业的差距,我认为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日本企业整合如意,而不是如意整合它。
主持人:你从毛女士这儿拿到钱准备干什么?
邱亚夫: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在科技研发和时尚设计,缩短我们反应速度,包括个性化,我们要进行一系列的投产。比如说未来差异化需求,我们就是要做个性化,那才能获取最高的利益附加值。第二个最想做的,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品牌,把这一套品牌网络嫁接起来,如果把前面的设计和科技架起来,把后面的网络再建起来,中间200亿的附加值没有问题。
主持人:谢谢邱总。我就听懂了两个数,人家卖1000,你能够卖到3000,4个亿能够把日本企业收购了。周总压力大吗?
周胜:如意这个企业对中国产业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结果如何,我想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实际上越拥有资源的企业,越对资源有一种渴求。我想邱总对资金的渴求远远大过我。我刚才说了,刚才说我们如何获取资本,如何表达自己,我也想起参加中国服装论坛的时候,有一次我跟别人说,别人找我们,我们到底接受不接受风险投资。我说其实风险投资这种机会,有一个早期和晚期的问题,因为跟你结婚的人,在跟你结婚的一瞬间,他就已经想好了如何跟你离婚。在投我们国家PE的时装企业,我想也是金融危机以后投中国第一个产业的人,一个基金找过我,我跟他讨论一个观点,实际上我们更看重的是产业资本,倒并不是金融资本。如果仅仅只是金融资本的话,我想可能我不一定需要。实际上资金本来是一个很透明的东西,但是巴菲特都说过资本需要有理想,需要有投资里面,所以专业资本如果跟专业产业结合的话,我想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是说谁的钱都要,也不是谁的钱都不要。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你的观点翻译过来就是毛区健丽女士的钱你不要。
周胜:我刚才说了,不是所有的钱都要,也不是所有的钱都不要。基于我们来说,我们现在是怎么样打造一个传统的时尚企业的产业链的整合,不我想一旦打造起来,资本的放大作用是巨大的,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觉得如果作为我们企业来说,我想不一定代表所有企业的想法,我们真的想做一个持续性的品牌,做一个未来中国的大品牌,真的考虑做一个百年品牌,所以对促进离婚的婚姻,我想是慎重的。
主持人:会不会最后形成这么一个奇怪的格局,毛区健丽女士的钱投给了邱总,然后邱总作为产业资本投给了你,然后派你去管日本企业。
周胜:这个假设具有实践性。我经常跟邱总在探讨一些问题,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刚才主持人说,我想从大国崛起来说,首先大国崛起,首先思想的崛起,包括西班牙,它实际上并没有资源的崛起,只是看世界眼光的不同,就是眼光的崛起。我跟邱总在产业链前后整合方面,一直反反复复在进行探讨,我觉得邱总是具有一个产业情怀的人,我作为风险投资我愿意投他。另外一个,你刚才说的假设,实际上我觉得这是需要产业链上下互相去协作的,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另外就是如何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我们如何涉及到产业链前端和后端,这个是需要我们探讨的实际问题。
主持人:我觉得现场还有其他企业家都来了,有谁认为我们还可以和邱总竞争一下,可能我这个企业的模式比邱总的还大,有没有这样的企业家有发言的欲望?有一个小问题问毛区健丽女士,你刚才讲一个是快,一个是产业模式创新。然后邱总全变了,他讲的快是科技研发快,然后并购,你觉得他这两个符合你心目中的投资对象特点吗?
毛区健丽:完全符合。如果太快的话,不稳也达不到快。我觉得创新的概念是一种心灵上的创新,邱总在这个行业里面很多年,所以他看见前景在哪儿,应该怎么样把自己的企业去改变。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往往投资的时候,去追求的是一种变革、改革的决心,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往往在企业里面能够成功投资或者说是失败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就是这个企业家他有没有这种决心,这个决心是一个全公司动的东西,不是只有老总、高管在空想,如果下面的员工不跟着动方向转动的行为。他后面的需求是什么?企业文化,你要把所有的经营管理,把这种精华灌输到最前线缝衣服或者是染布料的工人身上。第二个精细化管理,还有刚才讲的创新,实际上在现代纺织企业,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我们信息化并不是要漂亮,并不是要很多台电脑,觉得很酷,而是这个信息马上从外围的店铺里面、客户的感受里面,用最快的速度反映到我们这里。我说的快,是代表信息要赶快传到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反应速度,然后到最终车间工人那儿要快。这是我理解的快的定义。所以我觉得在如意这个企业里面有很多可做的。第一个,我喜欢参与公司,我绝对不喜欢给了钱就回家。所以我很积极地去帮这些企业。因为在帮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然后用我们的智慧也好,资源也好,帮助到企业。假如我有机会跟邱总多交流的话,我会从哪个方面看待这个事情。第一,他所谓的精细化,所谓的品牌的建立,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品牌的精细化,只会在央视里面打广告,把钱全花在这儿,或者是开店铺,我不会投的。因为我认为品牌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你能够把最便宜、最时尚服装、面料,还有最环保、最科学的服装、面料传给消费者,那么你做到这个,你的品牌就建立了。我认为是很多元素打造我们的品牌。这个元素是要练内功的,所以我觉得我会喜欢这个企业,会把我的钱包永远在这个方面。
往往有的企业,他们喜欢盖大工厂,再盖工业园,去做纺织。我认为没有个必要,因为中国产能真的过剩了。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国的资源用尽,你用最底的成本能够生产最便宜的东西,这个也是我希望看到的,就是在纺织里面你的融资不要盖工厂,也未必要开很多商店,因为你发现在北京的任何一条街,第一个是361°,第二个是背靠背,第三个就是李宁。一条街上有很多服装专卖店,价钱差不多,服装样子也差不多。所以我不觉得开专卖店是一个非常正确或者是非常唯一的一种商业模式。所以,我觉得还是用网上的,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销售的模式,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很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让好的品牌深入人心。邱总这个牌子是深入民间的,这个牌子的无形价值很大。所以我们在想怎么样把这个品牌再扩大。因为我们做时尚行业,品牌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人也要有记性一点,我们的品牌一定会输送到国外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做内功。内功是什么?认识我们行业的本质。所以我觉得邱总的企业,如果我有机会投资的话,我会从这个方面。当然他答应的话,第二个问题就是一定要给我便宜的价钱,贵的我不投。
主持人:谢谢。看来投资者的钱真是不好拿,不准开工厂,不准做广告,不准开店,所以都不知道怎么做了。最后剩一点时间,两位企业家用最简短的话告诉这些纺织产业上游企业,给我们提供一个建议,我们该不该往下游走,该不该往服装品牌上走。我知道邱总做了很多这样的尝试,如果我们这些上游厂家都动了这样一个凡心,做一些这样的时尚品牌,有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往下游走的话,应该注意什么?
邱亚夫:我首先说一下,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毛女士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感觉毛女士应该做企业家。她说了很多让我受启发的事情。因为山东人相对比较保守,我还是感觉如意是靠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不断按照规律去折腾,我认为创新要有折腾的精神,但是这种折腾不是瞎折腾,要把目标搞清,后面的风险底线要研究好。如果说给一个建议,还是要自己量力而行,来搞好定位,你是要分层次去做,刚才孙会长讲的那四句话我感觉就行了,如果有能力的,有实力的,你就往前走,往前冲,往前折腾,你去做产业链。没有的,你就稳稳的练内功,搞工艺,搞技术,搞精细化管理,一样有重大利益。从日本这个企业说,日本企业尽管让我收购了,我真的感觉它的企业创立的那种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如果中国纺织企业能够把这批执行的团队,老板是神经原,他们是神经中枢,能够把神经中枢畅通的、健康的传输到末端,使得末端每个职工能够发自内心去为你的企业效劳,为企业做好、做精每一个事,我想你根本没有必要往下游发展,因为往下游需要有重大投资,需要承担另外的风险,那是一个漩涡。另外有一些企业可以协作,这种融合交融也是很好的。纺纱企业,你就把纱研究好。我们的棉纺织,当时上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人员,三年困难,困难的我都后悔了,投了七八个亿进去。去了以后,我说给我支持,结果我确实感觉不行,但是经过我们不断沿着行业精英给我们的咨询,今年毛利30%,全部产品供应由意大利全包了。
周胜:我觉得如果站在中国产业角度来说,我觉得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去精耕细作。因为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术业有专攻。你在每个领域能不能有所建设,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以及持续的推进。包括日本产业发展,之所以有大生产模式,一个大生产模式来自于美国。基于日本自身的经济投入不够的话,才产生了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在流程上进行创新,并不是在设备上进行创新。如果如何走这样一个发展道路?确实在产业分工上,不一定一个企业要做全产业链,但是实际上如何在产业链每一个环境里边做深做透,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企业需要去关注的,也是唯一有可能现实的一条道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请谈谈对十二五规划品牌纲要的建议。
周胜:我想纺织服装这块,应该是传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觉得它离不开支柱,一个就是说中国工业企业里面,唯一有可能,我一直在谈,在所有的工业企业里面,能够参与到国际化竞争的,我觉得纺织服装是具备优势的,因为全世界在这块对你的限制最多。第二点,它又是一个民生产业。它会涉及到千家万户,包括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这样一个传统社会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传统的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它是一个永续要存在的产业,所以它也是充满了创新和竞争的一个产业。它的定位应该是一个传统的战略性的支柱产业。
邱亚夫:这个题目太大了,从企业层面,我感觉国家搞战略是对的,但是要形成一套扶持、支持的政策,金融的,品牌建立需要阶段性,那么你需要一个配套支持。不要一提纺织服装,又不支持了,应该有配套。国家其他的政策导向,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建立一个体系机制,我想品牌就可以有这样一个基础了。
主持人:毛区健丽女士您有什么建议?假设今天温家宝在场,您要跟他说什么?
毛区健丽:在十二五规划出来之前,我去中央党校受训过。我觉得品牌这样一个十二五规划里面,国家提出品牌概念,我有一句话,就是我们所有企业的软实力的一个提升。软实力是什么?我不认为是一些硬的东西,是我们一些内在的一种功力。这个就是各行各业,每个企业自己去反思自己的软实力在哪里。我觉得这个是我听到你这个问题,我脑海里面一个感觉就是提升软实力。我们要做功课,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我们公司的本质,我们公司的理念,要做一些务实,要做一些能够做到的,小小一个行动就能够变成一个大的梦想。这是我做人的目标。邱总说他需要资金跟政策,我认为政府不给你钱没有关系,有我。我们需要的是政策,希望通过我们纺织协会,给我们争取到更多优惠的政策。比如说在环保方面,在科技创新方面,给我们很多的这种支持,还有速度。谢谢
主持人:我们论坛到最后,我们本来想总结两句,但是我想来想去都不如刚才孙会长的几句话,最后我把原版给大家念一下。现在企业有实力的就往上走,有耐性的就接着往下走,有胆量的就跨着走,看不清的就跟着走。总而言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中国的路长着,宽着呢。谢谢大家。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