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漩涡:大宗买3050万海欣 研究员调研推荐
发表时间:2011-01-10    作者:任家河 发表评论

  对于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在看到凌军报告之后,率先买入海欣股份待其上涨的说法,凌军更是极力否认

  是预谋还是巧合?海欣股份的大涨让两位研究员和平安证券陷入市场的质疑声中。

  对于一份研究报告引发海欣股份上涨的说法,平安证券凌军感到十分无奈;而对于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在看到凌军报告之后,率先买入海欣股份待其上涨的说法,凌军更是极力否认。

  “那么多家券商机构去调研海欣股份,我只不过给了个“推荐”的评级,凭什么说是我的报告推高了海欣股份”,凌军在电话的另一头尽力辩解。

  作为海欣股份仅有的两份研究报告,平安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评级报告首发当日,海欣股份即大幅上涨;而报告发布当日以及之后两天,平安资产管理席位大笔买卖海欣股份的事实又为平安内部是否规范交易添了一丝忧虑。

  平安证券先推后买

  1月4日,平安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公开发表海欣股份报告,分别给予了“推荐”和“强烈推荐”的评级。

  十分巧合,1月4日当天,海欣股份当日上涨3.54%,紧接着1月5日海欣股份涨停9.97%,1月6日涨停10%。连续三天上涨20%以上,海欣股份被迫在1月7日停盘一小时。

  但海欣股份的连续涨停并没有为研报作者带来肯定和赞赏,反而让两位研究员陷入“股价推手”的漩涡之中。

  广发证券一位内部人士质疑,海欣股份原本只是一家纺织企业,并不具备研究抗肿瘤药物的实力,两位研究员的报告高度看好和强烈推荐颇有点幕后推手的嫌疑。

  资料显示,海欣股份主营毛绒产品生产,2007年—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是538万、-1545万、102万元,在业内并不被看好。而且1月4日之前,并无一家券商发布海欣股份研究报告。

  对于这种质疑,第一创业报告作者刘晓明解释,海欣股份的确曾经是纺织企业,但近几年以来,海欣股份大力整合医药产业,斥巨资2亿元组建了海欣生物技术和西安华昊精英药业公司。目前其控股子公司海欣生物技术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二期临床现实作用良好,很有可能在今年拿到三期临床的批文,如果能够顺利投产,五年之后,海欣股份净利润将巨幅增长。

  而对于“2025年折现到现在,不够谨慎”的质疑,平安证券凌军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按照财务原理,折现时间越长,其谨慎性就越高,所以他进行的折现是完全合理的。

  对于两家券商合理推升海欣股份的传言,两位研报作者更是坚决予以否认。刘晓明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她的调查是完全独立的,并不认识平安证券的凌军,而凌军也给予了理财周报记者同样的答复。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安研报发布当日平安资管通过大宗交易进行海欣股份买卖又给了市场新的想象空间。

  研究员喊冤

  1月4日海欣股份研报发布当日,平安资产管理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以6.67元/股的成交价买卖1200万股股票,成交金额8004万元人民币;1月5日以7.24元/股成交1700万股;1月6日以8.13元/股成交150万股。连续三个交易日成交总金额2亿元人民币以上。

  凌军称,他发布的报告与平安资管买卖海欣股份无直接联系。并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实平安资管和海欣股份同在上海,他们之间直接联系会更加方便,他们也可能先于自己熟知海欣股份的情况。

  同时,凌军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据他所知,早在他去调研海欣股份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上海本地和周边券商去过了,只不过他们没有发布研究报告。

  尽管一再澄清自己,但平安证券发布报告与平安资管买入海欣股份时间相同这一事实不容否认。某资管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如果平安资管真的是看了平安证券的推荐报告之后才买的海欣股份,他们很可能是在打一个擦边球,既规避了先买入再评级的违规风险,也利用自己的报告评级拉升股价从中获益。

  该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一般机构投资者在根据荐股报告买卖股票之前,都会先将该股票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上表决,然后放入股票池;同时对于比较看好的股票,还会派人亲自调查,不会看一眼研究报告就耗费上亿资金大笔买入的。

  至于平安资管是否真的有根据平安证券研报买卖海欣股份,理财周报记者曾致电平安资产管理部门,资管有关人士表示尚不知情,但很可能是个巧合。

稿件来源:理财周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