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招工难”影响难料 1月份外贸或保持强劲
发表时间:2011-02-10    作者:郭丽琴 发表评论

  按照中国的传统,正月十五前都算新年。

  很多欲返城的农民工仍有机会用脚投票:继续在沿海打工还是投身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

  上海禧华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桂芳则介绍,“招工难”的现象已经在合作企业中显现出来,但目前还看不出此种趋势是否比去年更加严重。

  而对于那些更善于在数据海洋中摄取预判依据的机构而言,他们认为1月的中国外贸数据仍将保持强劲。

  事实上,令人费神的可能是今后几个月的外贸表现,因为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招工难”问题将直接影响本月的订单和企业运营。

  下单给工厂,工厂却招不来工人

  常桂芳所在的是一家中小型外贸企业,与江浙数百家加工工厂有合作关系。

  她对记者表示,今年与之有合作的工厂,“用工荒”非常严重。目前,由于工厂招不到工人,所下订单很可能被延误。

  “我们下单给工厂,工厂却招不来工人,还面临给工人涨工资的压力。”常桂芳说。但她同时指出,由于目前还不到正月十五,她看不出,此种趋势是否比去年更加严重。

  昨日报道的《春天里的民工荒 中国东西部劳动力争夺战》显示,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

  研究机构莫尼塔最新出口调研报告亦凸显“招工”难题。

  本月集装箱货代调研显示,航运市场在节前进入出货高峰期,运输需求明显上升。然而,整体火爆程度弱于预期。华东与华南的各港口均反映今年工人回家过节时间早于往年,车队与码头人手不足。

  本月纺织企业调研也显示用工形势严峻,大部分受访对象反映行业存在新招工难、工人不稳定的情况。而对于电子出口行业,虽然1月份受益于国内春节前海外集中备货的需求,新订单依然保持旺盛,但从当前接到的订单来看,年前生产出现下滑,短期缺工是一大原因。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指出,他认为今年的“用工荒”不会比往年更猛烈。

  “也许产业梯度转移,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跨区域就业的趋势。”他说,但总体来讲,适龄年轻劳动力供给,在全国范围内,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很高的状态。而且,去年以来,沿海外向型企业工资的普遍上涨,也会吸引农民工前往就业。

  1月外贸形势乐观

  对于即将公布的1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多家机构均判断,1月进出口料仍将保持强劲,而月度顺差则略有收窄。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1月出口增长仍将保持强劲。

  “出口订单在过去几个月都保持强劲,并在去年12月和1月再次上升。我们预计1月份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18%左右。然而,进口增长同样强劲(尤其是进口价格的上涨)。这使得1月份外贸顺差有所回落。”她说。

  高盛高华的最新报告亦指出,进出口增速将反弹。报告认为,虽然,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成份指数在连续数月改善后有所回调,但该数据序列呈现出温和的季节性走势,季调后基本持平。因此,他们预计,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将从去年12月份的17.9%,升至25%。此外,受到内需强劲和上游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反弹的支撑,1月份进口同比增速将从去年12月份的25.6%升至33%。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称,1月出口将保持平稳,进口可能继续增长。

  他认为,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数据来看,虽然1月中上旬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货量增长乏力,但中下旬在春节长假前出货高峰的推动下,出口集装箱货量有明显回升。整体上,1月货量保持平稳。而进口则可能继续增长。

  据此,他预计出口同比增速将位于18.0%~21.4%的区间内;进口同比增速将继续上行至26.0%~28.5%的区间内;顺差可能在80亿~114亿美元之间。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