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潮”暗合经济流向——兔年正月中国纺企劳动力现状调查实录
发表时间:2011-03-03    作者:严斐/张矿玲 发表评论

  兔年正月,纺织企业上演不同形式的“抢人”战,用工难题已从东部沿海扩至中西部地区。在对业内近20家企业的用工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不仅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缺工严重,就连四川、重庆、安徽等传统的劳务输出省也出现类似现象,并从技工蔓延到普工。
     
  到哪招工?用什么形式招工?拿什么条件招工?如何才能留住人?面对不断扩大的劳动力缺口,其背后隐藏的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福利保障等一系列矛盾也凸显出来。
     
  专家认为,今年的“用工荒”并不是劳动力的绝对短缺,中国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需要继续消化。分析深层原因,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周说,用工方能够提供的福利待遇跟农民工要求的待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劳动力供需的短暂不平衡。
     
  对此,企业除了从自身出发改善用工环境,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人性化服务以及可以预见的发展空间,还纷纷对政府层面提出希冀。
     
  双山集团办公室主任刘义龙表示,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企业用工的措施和政策,比如在新闻媒体和相关网站上开设招工信息专栏;组织企业现场招工和专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各企业用工情况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等。这些举措为企业招工提供了便利。
     
  锦艺集团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彦说,当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来缓解用工荒,如就业培训、组织招聘会等,但效果不大,人员的流动终究还是由经济动向说了算。中国是人口大国,年轻一代基本都受过教育,而老龄人员也是一大群体,如何合理利用两种劳动力是每个企业在转型中都该考虑的。
     
  同时,也有不少企业从“人口红利”的层面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成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人力资源投资,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善管理水平和员工关系,从而增加人口红利,促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用工荒”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映,有利于纺织行业更好更快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必将转化为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强,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