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让鞋材企业遇冷 东莞鞋企集体酝酿提价
发表时间:2011-03-29    作者:于长洹/罗志君 发表评论

  昨日是第十二届中国(东莞)国际鞋机鞋材工业技术展(下称国际鞋展)首日,在这个鞋业盛宴上,鞋材企业遭到冷遇,鞋材展台只有3个。有企业诉苦,原材料、管理成本的上涨压力,使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今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市场让鞋材企业遇冷

  昨日,在会场走一圈后发现,鞋材企业只有3家。相对纺织制衣展台前的热闹,鞋材展览台前可谓门庭冷落。

  和记者交流时,顺达鞋材公司负责人陈以超摇了摇头说:“原来我们打算设计两个展览台,看今天的情形,一个就足够了。”陈以超说,有两家鞋材企业原本打算也参展,但最终放弃了,鞋材企业参展并不踊跃。

  鞋材企业遭到冷遇,陈以超将原因归咎于整个市场。

  今年,棉花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原油价格逐渐攀升,原料成本上涨已明显波及到鞋材企业。“按照我们自身的估算,企业今年的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40%左右。”陈以超说。

  依常理,受原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推动,鞋材价格会相应上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处于下游的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处于上游的订货商则迟迟不肯提价,这令处于中间位置的鞋材企业“腹背受敌”。“我们的订货商最多能为企业分担1/5的成本,其余的都由我们自己消化。”陈以超说,他的公司现在的鞋材几无利润空间。

  另外,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对东莞鞋材企业造成冲击。

  诸多因素让鞋材市场低迷。陈以超说,利润空间一直被挤压,订单也不见起色,鞋材企业对参展的激情并不大。

  东莞鞋企集体酝酿提价

  由于东莞制鞋行业还是以代工为主,因此对原材料成本上涨更加敏感。鞋材成本和运费的大幅上涨,让东莞制鞋企业酝酿涨价5%-15%。

  东莞贝家鞋业董事王伟说,他刚和外国客户谈判完,希望国外客户能够替代工企业分担一定的成本。王伟说:“谈判结果还算顺利。今年已经到了承受极限了,如果还不提价,我们实在没法做了。”

  东莞鞋业皮革协会一负责人称:“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无规律,为规避风险,许多中小制鞋企业不敢接长单,只接短单。”

  王伟表示,像贝家这种大型制鞋企业,还可以接收长单,但需要提前和客户签订协议,“我们要摊开成本,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们也要提价。”

稿件来源:东莞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