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竞争弱 后续监控依严格——输欧皮鞋订单未显著复苏
发表时间:2011-05-12    作者:杨舒/李妍 发表评论

  长达5年的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终在今年3月“寿终正寝”,但因此“减负”的中国鞋企并未在第109届广交会上表现出过多欣喜。面对欧盟结束反倾销后继续采取其他措施的可能,以及当前成本上涨带来的竞争力减弱,冷眼静观未来的出口形势成为目前中国鞋企的普遍态度。

  欧盟订单增加不明显

  “至少从目前的接单情况来看,欧盟方面订单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东艺鞋业有限公司的牟美清直言。

  与牟美清的判断相似,温州市雷德利鞋业有限公司负责欧洲客户的汤朝霞也表示,至少她手里掌握的订单数量前后并无明显增加。

  对此,康奈集团国际贸易部人士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称:“包括康奈在内,尽管目前多数鞋企欧洲订单均未有明显回升迹象,可欧盟对中国鞋放行毕竟是好事,所以中国皮鞋企业的欧盟订单增加是早晚的事。”

  上述人士进一步介绍说,欧盟自2006年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征收最高为16.5%的反倾销税后,他手里的欧洲客商就分为了两个派别,一种是中高端客户,继续从中国公司进口皮鞋,而将16.5%的高税率用提价销售的方式来消化;另一种则是需求较低端的客户,因无法承受高额税率,就将原来的中国鞋订单转移到了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可见,第二种客商手中的订单才是我们鞋企未来可能的订单增量,考虑到经过5年的合作,这些客商已与越南等地的供货商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要等这些订单飘回国内确实需要一些时间。”他称。

  后续监控依然严格

  不过,在给予欧盟放行中国鞋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一些鞋企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沃格时尚鞋业有限公司客户部经理吕彦刚就直言:“欧盟虽然取消了反倾销税,但之后还会有什么产业政策并不清楚,所以我们对订单客户也是有选择的,在优先大单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

  成都市君志鞋业有限公司的叶凡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称,在反倾销措施结束后,欧盟又出台了一些监控措施,中国鞋输欧仍面临着多方面严格的检测门槛。另外,叶凡还提到,近来中国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趋势明显,国内真皮鞋报价已经远远高于东南亚地区,至少在价格上已处于劣势。

  因而,他表示,中国鞋出口企业必须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设计和质量入手,提高产品的档次才能求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当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时,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在质量上取胜,这样客户才有理由接受相对高的价格。目前,我们公司的设计师就是从以色列和俄罗斯请来的,目的就在于摆脱价格竞争的困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稿件来源:国际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