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和“急刹车”——新建纺服专业市场:上马后为何步履维艰
发表时间:2011-05-19    作者:刘雁飞 发表评论

  上周,笔者在山东周村参加中国家纺渠道创新论坛时,听到业内人士的议论,感到渠道创新迫在眉睫。从近一个时期的情况看,纺织经济的快速提升给专业市场带来大繁荣,但一些新兴纺织市场招商却很不景气。比如无锡、桐乡、天津等多处的轻纺市场,要么招商不善,要么另寻他途,这不能不让人思考专业市场正在暴露的问题。

  记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高层曾呼吁,专业市场要注重“冷思考”和“急刹车”,要警惕区域产业的饱和度和“漫辐射”效应,但时至今日,很多地方的纺织专业市场仍热衷于大兴土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产商插足纺织项目建设。地产商在拿地的时候必须有个“由头”,在地产商看来,纺织门槛低,又关系“国计民生”,立项、贷款也都较容易。于是,在不问当地纺织配套资源,不调查消费潜力的情况下,一个个“纺织空城”拔地而起,这种在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很可能会给纺织产业造成“链式损伤”。

  此外,不同于传统经营模式,新兴纺织专业市场还面临着模式转型与渠道变革的问题。随着纺织产业的竞争和发展,产业细分正在成为纺织集群发展的新特点。从整个产业链条看,中国传统纺织专业市场大都走的是一条以织造为纽带的“推”式产业链,这其实是一种“不断拿货”的库房模式,除了生产企业之外,没有其他的相关方关注品牌,其结果是,除了一部分有能力控制全流程的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的品牌运作逐渐减弱。

  随着现代网络经济和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格局有所改变,行业资源也借助纺织市场平台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使纺织市场逐步成为新的产业主体。从产业链的逆向整合结果看,中国纺织业正在形成以纺织市场产业为核心的“拉”式产业链,即以采购链和网贸链为核心,构成专业市场带动生产发展的新模式。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市场环境及经营模式的改变,使一些盲目上马的纺织项目举步维艰,那些仍热衷于大兴土木的投资者对此不可不深思。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