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责任关怀行动的发起者、践行者和倡导者”巴斯夫,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10月20日,国家安监总局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存在违规建设的嫌疑。”
“按照正常程序,类似于巴斯夫这样的大型化工项目在通过发改委立项,以及环评、安评三道环节后还必须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通过后才能建设,但目前,国务院并没有对此作出批示。”上述国家安监总局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此前,在尚未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审核通过的前提下,巴斯夫重庆MDI的配套项目已经于2008年8月29日破土动工。
2007年6月12日,在重庆市建立直辖市十周年之际,重庆市政府曾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签署了一项在当地建造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工厂的合作备忘录,这份投资金额高达80亿人民币、年产40万吨MDI的项目也是重庆有史以来接纳的最大的外资项目。
由于项目地点位于三峡库区库尾的长寿化工园,加之MDI的制造过程中将产生或用到大量硝基苯、光气等剧毒物质。一时间,围绕这一大规模、高风险的化工项目是否会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污染,以及影响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南水北调受水区的争议也日嚣尘上。国内一些环保人士更是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三峡天灵盖上的定时炸弹”。
巴斯夫的环境威胁并非空穴来风。今年9月28日下午,上海化工区出现不明黄色浓烟。17时56分,巴斯夫官方证实,确认其位于金山区漕泾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公司硝烟吸收塔发生氮氧化物泄漏,共有约2公斤氮氧化物泄漏。
10月20日,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田丽君也证实,巴斯夫位于重庆工厂的确已于今年4月投入建设。但她并未回应涉嫌违规的问题。
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巴斯夫作为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它在环保方面的技术和理念值得肯定,但化工项目本身的特点还是决定了这个领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选址:三峡不堪之重
时间倒退一年,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晏家镇白石村的约1300户村民因为巴斯夫的到来不得不成为继三峡迁徙潮后的又一批重化工移民。
这些村民虽然搬离了原来生活的村庄,被悉数安置入城,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不明缘由。巴斯夫这家世界500强企业掀起的工业狂潮成了他们告别故乡的唯一理由。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巴斯夫要选择在重庆建厂?”曾多次参与实地调研取证的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主任张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持有相同疑问的质疑者还大有人在,上述国家安监总局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一般情况下,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大部分化工工厂都会选择在江河下游建厂,像巴斯夫这样在长江上游“安营扎寨”的并不多见。
巴斯夫的重庆项目主要生产MDI,MDI是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聚氨酯在建筑、家电、交通、鞋类等行业有广泛应用。此前,巴斯夫已在上海建有MDI生产厂,这次选址重庆,巴斯夫方面有着自己的说法。
巴斯夫负责亚太业务的董事薄睦乐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未来中国MDI需求的年增长率将接近9%。
巴斯夫表示,MDI相关产品在中国,尤其是迅速发展的内陆地区有着巨大的需求。重庆拥有建设这一项目的理想条件,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下,重庆正成为周边五省的门户城市以及该地区经济、工业和物流的枢纽。选址重庆不仅可以令我们进入增长迅速的内陆市场,也能凭借其日益完善的公路、铁路和现有的水运网络进入中国其它区域。
关于决定将MDI项目落户重庆的前因后果,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特意制作了一个专题页面,从解释何为MDI到巴斯夫将通过哪些措施提高其工厂在环保、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水平等方面逐一列出。
但针对巴斯夫的声明,多名业内人士、以及监管部门内部人士均对该项目的立项提出了疑问。
“我国对化工生产有专门的规划,重庆目前的几个大化工区本身就已经趋于饱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相当脆弱,再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工厂,空气、水源、土地等方面的立体污染隐患无疑将更为严重。”国家安监总局人士说。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立项就是有待商榷,从长远规划来看,巴斯夫作为一家在国际市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在重庆设厂后势必会吸引一大批产业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来此扎堆。”马军说,“这种聚集效应在化工产业中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可小觑。”
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对于长江中上游愈演愈烈的重化工投资热潮表示担忧,工业隐患和库区水域污染是重庆,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必须面对的最大危机。
“在三峡库区建设这样的大型化工企业,虽然设计达标排放,但无疑会增加环境风险。”陈进说。
据了解,在三峡这样的大型水库边上修筑大型化工厂,全世界还没有先例。
除了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素外,巴斯夫所强调的重庆建厂是看好市场潜力的说辞也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
国内一家工厂的管理人士表示,西南地区的MDI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区域来看,西南几省的MDI需求量加起来可能还不到全国用量的5%。
“虽然MDI本身没有毒性,但其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都含有剧毒,这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张凯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MDI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光气和苯合成生产,光气主要来自于天然气,苯则是石化产物,两者的危害最大。
资料显示,2005年吉林石化苯胺装置硝基苯馏塔爆炸,造成8人死亡,大量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四天。2008年,齐齐哈尔也曾出现光气泄漏,造成3人死亡。
记者了解到,除了巴斯夫MDI项目所在地长寿化工区外,重庆市还有包括白涛化工园区、涪陵龙桥工业园区、万州盐气化工园区等几大化工企业聚集地,巴斯夫以外,中石油、重钢集团等化工巨头也都将落户三峡库区。
暧昧:巴斯夫暗度陈仓
作为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引以为豪的是他们曾是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奖的获得者,致力环保和一体化生产模式。但在还处于前提施工,尚未大规模进行基建的重庆MDI项目中,巴斯夫此前宣扬的环保决心似乎突然变得暧昧起来。
当地一名接近重庆市发改委的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设后,当地政府以及环保组织曾多次要求巴斯夫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启动调查,详实记录现有材料。但半年过去后,巴斯夫至今都没有答复是否会进行调查。
“政府相信只要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有序生产,应该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为了更好地监督,希望巴斯夫能对项目投产前的生态做一个调查,与投产后的环境做一个对比,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是否存在问题。”上述知情人士称。
但正是这样一个与巴斯夫标榜的“环保理念”极度吻合的要求,巴斯夫却在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半年后仍然没有确切答复。
“(巴斯夫)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很多政府官员现在对这一项目也是避而不谈。”上述知情人士说。
事实上,巴斯夫的暧昧还不仅于此。
马军向本报记者透露,在此前与巴斯夫方面的正面沟通中,巴斯夫曾提出过一个名为“绿色产业链”的方案,即对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产品销售商的环保资质都实行严格把关,最大限度遏制整条产业链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在沟通时我们就发现巴斯夫提出的绿色产业链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具体的设施方案。”马军说。
针对外界的质疑,巴斯夫(中国)高级经济师田丽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澄清,称巴斯夫一直都在坚持这个原则,而对于“绿色产业链方案”,田丽君却表示未有所闻。
“我们的确是这样做的,只是可能不叫这个名字。”田丽君说。
与之相关的事实还包括巴斯夫在中国的污染排放信息公开方面。2008年,在巴斯夫拟定在重庆建设工厂时,包括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国内多家环保组织都提出异议,称巴斯夫未能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并指责巴斯夫在中国执行双重标准。
巴斯夫对这些指责都予以否认。曾多次参与沟通的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主任张凯向本报记者表示:“巴斯夫在美国、德国等国家都会直接公布排污信息,而在中国的所有15个独资和合资的生产型企业都没有依照此法。”
“2008年我们在对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取样后,发现氯苯含量超标100多倍,随后我们多次与巴斯夫方面沟通,但对方拒绝提供排污口位置、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数量等关键信息。”张凯说。
随后,绿色和平组织又向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申请了解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的相关环境信息,但在一个月之后的回信中,浦东新区环保部门称,该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向环保部门提供这些信息。
与此同时,上述国家安监局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在安评环节,经专家组多次核算,巴斯夫重庆项目在线光气量(即生产过程中在管道内停留的光气数量)的数据要远远超过其最初宣称的约为13吨。
民生:重庆的环保软肋
对于重庆当局,以及一个拥有3000万人口、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的“直辖市”来说,巴斯夫计划于2014年正式投产的MDI项目更像一个烫手的山芋。
重庆这个西南重陲因扼守长江上游,多少年来依靠便捷的水运交通,一直充当着汇通外界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与金融中心。而在硬币的另一面,也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却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甚至忧虑。
当地一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承,在巴斯夫MDI项目尚未敲定落户重庆之前,全国包括四川、上海、江苏、湖北、江西等多个地区都在为争取这一项目而努力。缘于重庆独有的土地和资源优势,以及“市领导的积极争取”,巴斯夫最终与重庆方面一拍即合。
上述官员介绍,去年重庆的GDP仅为7000多亿,这一数据不及上海的三分之一,也只相当于天津的一半。“为发展经济,政府只能顶着各方压力,力图在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平衡。”
公开资料显示,巴斯夫项目将给当地带来近25万个就业岗位,而围绕这个大型化工项目,重庆长寿化工园区还计划建设包括17套装置、13个项目在内的MDI一体化基地。
其中,MDI项目是巴斯夫独资,其余均由重庆化医集团作为合资方,且多为中方控股,据称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据悉,若成功实施,重庆化医集团年销售额将至少增长10倍,同时催生出中国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结合度最高的化工产业链。
为打消中国政府以及公众对三峡库区工厂的环保顾虑,三年多的时间里,巴斯夫多次高调宣扬其自身在废弃物处理以及环保方面拥有国际先进技术。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因为MDI项目与重庆当局以及巴斯夫有过频繁接触,吴登明表示:“正因为三峡库区的存在,重庆政府在引入巴斯夫项目时需要衡量的因素才变得更为复杂。而单从经济效益来看,MDI项目对于盘活当地产业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
“国家修建了三峡库区,但国家并没有给重庆拨付相应款项来保护库区,重庆也需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吴登明说,“接下来,中石油还将在长寿化工区兴建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厂。”
就在重庆方面开始为巴斯夫能够带来的经济推动力运筹帷幄时,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2008年底巴斯夫就已经拿到了国家环保部的环评书,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动工,就是因为中间的争议很大。”吴登明说。
据了解,在2008年多次对该项目进行论证后,环保部随后又对重庆MDI项目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包括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方面要比同类项目再低40%,据悉,这仅相当于3000名居民生活中的年排放量。
一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环保部最后之所以提高环评标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国内众多环保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此外,巴斯夫位于上海的工厂排放超标也是让监管部门产生顾虑的另一主要因素。
“虽然巴斯夫再三声明其在污染排放信息公开方面没有实行与国外不同的双重标准,但事实上,巴斯夫在环保信息的披露上并非他们自己说的那么好。”上述知情人士说。
马军也同时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公共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调研的材料中,上海浦东区的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的确榜上有名。据悉,此前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就曾经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虽然此前上马这个项目的争议很大,但到目前政府还是决心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两不误,为此,我们也向巴斯夫提出了五点要求。”吴登明说。
吴登明所说的五点要求包含如下:一、巴斯夫在华工厂的污染排放信息必须执行全球统一标准;二、必须定期公布环境信息;三、针对重庆MDI项目监理成立公共监督执行委员会;四、建立环境风险规避机制;五、对原料供应链、产品销售链实行绿色通道。
虽然重庆市宣称的超过300亿投资的化工基地目前尚未成型,面对民生与环保之争,一些声音还是选择了后者。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三峡库区尽量不建、少建化工厂,确保三峡水库的安全。”长江委水保局原局长翁立达说。
“三峡应是重要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本来是不允许投资大型化工企业的,”陈进说,“但库区情况比较特殊,重庆为三峡牺牲了很多,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比较突出。”
巴斯夫显然抓住了重庆这一软肋,并试图表现出环境友好的一面。今年7月,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强调:“巴斯夫是责任关怀行动的发起者、践行者和倡导者,通过贯彻责任关怀的准则,我们首先从整个价值链的起点就做到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