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零售增速降至08年时更低水平 内衣企业异军突起彰显“口红效应”
发表时间:2012-09-03     发表评论

  经济形势一片低迷之下,人们购买新衣服的欲望也在下降。一大批服装企业的半年报是最好的佐证。其中,运动和休闲品牌业绩最为黯淡,361°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22.9%;匹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减43.3%;Kappa上半年在华收入大减近四成,并关闭了569间专卖店;李宁上半年净利则下滑八成,预警全年将亏损。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的累计同比增速降到了比金融危机时更低的水平。

  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奢侈品行业在今年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即使是打折季,顾客大多也是抱着观望的态度。Gucci增幅从11.6%下跌至10%,BURBERRY在中国的销售增幅从30%下滑到了15%,Hermès二季度营业额环比少了近5%。

  服装行业一片萎靡中,内衣企业却异军突起。在港交所上市的内衣品牌安莉芳日前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共赚港币1.13亿元,净利润大增23.1%,毛利超过81%;著名的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母公司Limited Brands在周四宣布,8月同店销售额增长8%,而最大的功臣当数维多利亚的秘密,后者同店销售额增长了9%。

  内衣品牌为何能在行业一片凄风冷雨之际一枝独秀?有业内人士将此归结为“口红效应”——当经济出现低迷时,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的“廉价的小奢侈品”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口红效应”经济理论。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

  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会转而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这点已经在2008年爆发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中得到印证——当年美国的口红、面膜销量上升,而美发、按摩、看电影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稿件来源:北京晨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