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非预期性回落凸显改革紧迫性
发表时间:2013-06-17    作者:罗宇凡/华晔迪 发表评论

  15日于此间发布的一份经济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来重返经济持续复苏的轨道,亟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15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这份名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3年中期)》的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并没有延续2012年第四季度反弹的趋势,而是在“八项规定”和“国五条”等政策性调整以及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扭曲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非预期性的回落,经济复苏乏力。

  报告认为,这不仅说明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趋势性回落的路径之中,而且证明了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来重返经济持续复苏的轨道,亟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微博]在发布此份报告时说,与以往不同的,2013年宏观经济在复苏疲软的进程中呈现出十分复杂的运行状态,这表现在投资没有按照预期出现井喷、在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反而出现反弹、在流动性持续注入之后资金市场运转越发紧张、在全面出台产能调整政策之际产能过剩问题更为严峻等方面。

  根据这份报告的分析,2013下半年,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和扭曲的体制性问题依然构成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的主导力量。但是,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好转带来的外需改善,城镇化改革带来的房地产市场景气上扬、中国各项深层次改革全面推出带来的信心回升和预期逆转等因素,201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

  对于全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表现,报告预测,2013年整体形势虽然“扭曲加剧、增速趋稳、复苏乏力”,但宏观经济没有突破底线——结构性失业虽有所加剧但总体性就业没有恶化;价格水平回落,但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局部风险有所加剧但系统性风险有所缓释。

  因此,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宜做出过大的调整,应当从短期“稳增长、控通胀”等目标,转向中期“促改革”“控风险”和“调结构”之上。

  对于未来经济改革的目标和着眼点,毛振华表示,政府应当以“开放统一的大市场,有限有为的小政府、广泛低度的大福利”为目标,全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企和民企”以及“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