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06    作者:综合司 发表评论

  2015年,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生动力加快孕育,但仍面临下行压力。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风险因素有所增多,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长动力有限,各国差异明显。美国酝酿启动加息进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地缘政治动荡加剧,给世界经济增加了新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3.5%,增速比2014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美国经济修复资产负债表取得进展,内生动力逐步恢复,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持续向好,经济进入稳步增长轨道。欧元区仍深受失业高企和财政整固的困扰,经济增长难有明显反弹,但随着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下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将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效力递减,结构改革前景不明,经济持续低增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仍快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印度推行改革取得成效,经济增长超过7%。但不少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美元升值背景下又面临新的资本外流压力,经济增长减速的势头短期内难以扭转。

  美元升值扰动全球金融市场。随着美国经济企稳回升,美国货币政策逐步向常态回归,2014年11月彻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一步将启动加息进程。与此同时,欧央行于2015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在加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促使美元持续升值,美元资产的相对收益率大幅提高,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上升,吸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特别是前几年短期资金流入较多的新兴经济体将遭遇资金集中外流,宏观经济和财政金融稳定面临考验。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增加全球性通缩风险。2014年下半年以来,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初级商品价格指数半年下跌34.5%,其中能源价格指数下跌39.5%。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需求低迷、前期投资建设的产能释放、美元升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这些因素不会发生根本改变。2015年一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初级商品价格指数进一步下跌10.2%。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增加全球性通缩风险,欧元区消费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美国、日本通胀率也明显下滑。能源资源出口国更是深受其害,一些国家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企业、居民和财政收入大幅缩水,金融风险显著上升。

  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增加经济复苏难度。2015年2月,德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达成明斯克协议,乌克兰冲突有所缓和,但冲突双方仍未彻底停火,紧张局势存在重新升级的可能。美国和欧盟的制裁重创俄罗斯经济,俄经济陷入衰退,市场急剧萎缩,对外经贸合作受阻,欧盟部分成员国经济也受到冲击。中东地缘政治矛盾错综复杂,近期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伊核问题初现解决曙光,但极端势力的威胁扩大,也门局势又急转直下,可能威胁邻近的国际贸易航线安全。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当前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和挑战有所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2015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生动力加快孕育。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处于预期合理区间。中国政府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持续向纵深推进,将破除制约市场活力和创新发展的各种束缚;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特别是积极推进新一轮扩大开放,扩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面积范围,设立广东、天津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空间(见专栏三)。但是,工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剧,房地产市场调整加深,加大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银行坏账率持续攀升,增加了财政金融风险。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2015年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具备增长的基础条件,但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没有根本改变,挑战和压力还在增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部需求仍不稳固。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各国消费、投资需求普遍不振,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部分跨国公司出于贴近消费市场、避免供应链过长易受冲击等考虑,从离岸生产转向近岸、在岸生产,产业链全球布局有所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贸易深入发展。在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化进入调整阶段。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增速比2014年提高0.9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1990年以来5.1%的平均增速,且这一预测仍面临下调的可能。2015年前2个月,世贸组织监测的70个主要经济体出口额同比下降9.1%,为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二是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面临双重挑战。在高端产业领域,发达经济体利用科技、人才优势抢占新兴技术前沿,促进“再工业化”,开拓国际市场,已取得明显成效。过去5年间,美国出口额年均增长9%,欧盟出口额年均增长8.2%,均超过全球出口总体增速。在中低端产业领域,周边新兴经济体凭借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的优势,出台优惠引资政策,主动承接加工制造业转移,促进出口快速增长。过去5年间,印度出口额年均增长14.2%,东盟出口额年均增长9.8%。中国高端出口产业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更大竞争压力,中低端出口产业面临周边新兴经济体追赶,一些在华投资企业产能向发达国家回流和向周边新兴经济体分流,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三是国际竞争手段花样翻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国家把汇率作为提振出口、刺激经济的重要工具,力推本币贬值,导致人民币被动大幅升值,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1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6.4%,2015年一季度又升值4.2%。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对全球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些自贸协定对协定外国家的产品歧视和排斥较多,形成规则壁垒,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可能影响协定外国家在自贸协定成员国的市场份额。贸易保护主义依然高烧不退,贸易限制措施有增无减。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10月中旬,20国集团正在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达962件,比一年前增长了12.4%,受影响的进口金额达7570亿美元。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监测,全球保护主义措施中超过1/4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部需求不振、传统竞争力有所弱化、外部限制措施增多等诸多挑战,加上国际市场份额已处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份额难度增大,中国外贸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长,且更易受市场需求变化、汇率涨跌等短期因素影响,波动更趋频繁、幅度更大。但也应看到,中国外贸发展仍具备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条件。一是出口的产业基础坚实。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出口产业链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近年来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资本品、中间品出口有望迎来繁荣期。二是对外投资合作对贸易的带动作用增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国际产能合作启动实施,将有力地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工程物资等出口。三是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面对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意识增强,主动培育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降低了中小企业出口门槛,有利于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有望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四是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政府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见专栏四),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改善财政和金融服务,通过商建自由贸易区等方式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有力地促进外贸发展。综合来看,在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2015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相对稳定增长。

稿件来源:商务部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