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企业家的印度印象:硬件落后观念时髦 赚快钱很难
发表时间:2015-11-24    作者:李婷 发表评论

  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刚从印度回来,感触颇深,回来之后连发四篇朋友圈游记,既有普通游客视角也有企业家视角。
  楼仲平表示,原本是参加吸管行业国际标准化大会,带着很多前期准备,到印度后才发现,其实跟想象的太不一样。
  之前他查阅了很多网友提供的信息,对印度的印象停留在经常停电、停水,空气污染、水污染严重等方面,在出发之前做足了准备,但实际到了印度却都没用上。
  楼仲平赞叹印度的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不输中国,德里机场在一些细节服务上甚至比浦东机场更好,而入驻酒店的安全措施也非常严格。
  “印度的旅游业也非常规范,管理服务水平甚至比中国更好。”在楼仲平看来,印度是一个非常“混搭”的矛盾体,在德里现代和落后并存。
  楼仲平不完全赞同拿20年前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毕竟同样受到互联网冲击,印度年轻人的消费方式都是现代化的。不过他承认,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确实有些落后。
  虽然印度的廉价劳工颇具优势,但楼仲平眼下却并不考虑在印度开设工厂。“我认为一些产业适合先行,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特别是规模还不是很大的中小型企业现在还不适合。”楼仲平认为,虽然印度人口红利将持续,而印度人口的组成是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但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也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和吸引外来投资。
  在楼仲平看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拥有庞大内需的印度,一些基础设施类的如通讯等相关中国企业确实需要先行抢占,这是有战略意义的。
  由于搭建中印贸易投资平台而打响名声的浙商孙建强也在今年频频接受媒体采访,他在印度做了10年贸易,表示自己有个浙江梦,希望能够结合浙商的力量,在印度开辟一块崭新的真正属于浙江人的市场。
  不过,其也坦言,温州人全球找市场,但去印度的温州人始终不多,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印度赚快钱很难,很多温州工厂跟一些印度公司做一个简单的生意,要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都没结果,到最后没等订单下来,自己都已疲惫。
  福建姚明织带公司负责人也透露,迄今为止其所在的庞大工业园项目还只运营了1/4,近期该工业园项目负责人还将积极对中国企业招商引资。
  姚明织带海外部负责人林峻说,目前他们的海外工厂也并没有只盯住印度,他们同时也在TPP受益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寻找适合投资设厂的机会。
  “越南等这些东盟国家有很多规避贸易壁垒的政策,未来5年将会是劳动力密集企业外迁的一个重点区域,但是如果要看到更远,那还会是印度。”林峻如是表示。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