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审视TPP
发表时间:2015-11-30    作者:田丽 发表评论

  近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在社会引起了热议,社会舆论普遍认为,TPP协定如达成生效,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但实际上,切不可把TPP视为一种限制中国发展的贸易规则。至少就TPP来说,这是一种竞争机制,目标是健康向上的。并非美国制定的相关协定,就一定对中国不利,WTO也是美国主导的,而中国加入后不也是如鱼得水吗?

  化不利为有利,从个人到国家,若要想进步,这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TPP谈判结束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曾表示,这份协定是当前亚太地区重要的自贸协定之一。

  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希望协定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目前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但未来不排除中国在适宜的时候提出加入。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协定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大为受限。

  从世界贸易演进看,全球贸易格局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当今,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重要推手。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达成高水平的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TPP最终达成,这意味着世界经济贸易秩序将发生重构,同时中国产业也将面临抉择和突破。

  从TPP的历史观看,基辛格先生对当下世界秩序的愿景比喻为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但又不无忧虑地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前景更加严峻,必须应势而动,否则就会被挑战吞没。无疑TPP达成就是通往新秩序必经的挑战,可以说这是美国为坚定其普世价值而进行的努力重构。其背后的经济大背景在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当前阶段,从本质上讲世界统一货物市场这一角度对于世界增长的红利已经下降,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分享发展中国家要素红利以及“FDI-出口”模式走到了转折点,需要向纵深发展。

  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本质需要进一步在更高的准则下,使各国开放服务业和不可贸易部门领域的投资,从而使成熟资本主义进一步分享其他国家的转型和服务业的发展。而主权国家相应规则的限制是对于这种发展模式的一种限制,因此才有了ISDS(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也有了适合西方自由主义理念的规则作为谈判的前提。

  如果能够理解TPP出世的必然性,那么中国就会减小对抗性思维并且积极制定应对挑战的占优策略,从而引出一种合意的纳什均衡。审视TPP的新规则,就会发现无论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劳工环境标准、农产品市场准入,还是汽车业原产地规则等,TPP制定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更自由的贸易环境,而是创造一个更可测、更法治的商业环境。

  对中国而言,与其固守商品贸易的王者地位而遭遇贸易转移的侵蚀,不如加速国内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和自由贸易区开放的示范作用,以规则为标准,同时以多边BITS谈判为突破口,在“西进”运动中深化“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亚欧大陆的合作,从而化解TPP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