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经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企业申请,中国贸促会签发了首批中韩、中澳自贸协定(FTA)项下优惠原产地证书53份。此举标志着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宣告生效,意味着中国开启了新时期自贸区建设“全面开花”时代。
中国贸促会相关负责人20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上述优惠原产地证书涉及产品涵盖食品、医药、纺织品、电子、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涉及出口金额265万美元,可使产品共减免关税11.5万美元。
“自20日生效之日起,上述两个自贸区均将在11天内实施两次降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记者指出。
上述两个自贸协定的降税频次及幅度都极具诚意。以中韩FTA为例,协定生效当天第一次实施降税以后,韩方将对50%的产品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52%;中方将对20%的产品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44%。双方其他产品也将相应削减部分关税。
“短期内实现两次降税,有利于尽快削减关税,体现两国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共同愿望,产业界和国内民众都可以尽早受益。”沈丹阳说。
在削减关税的同时,上述两个自贸区的开放水平之高同样令人称道。如,在中澳FTA中,澳方以负面清单模式对中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中国承诺在未来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升级谈判。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上述“负面清单”模式只是中国探索更大程度对外开放的“急先锋”。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与自由贸易伙伴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谈判。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在体制机制层面加快改革与调整步伐,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过渡,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说。
有理由相信,中国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过渡,旨在服务于一盘更为宏大的棋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一棋局的雏形,业已在上述《若干意见》中得以勾勒。而刚刚生效的中韩、中澳FTA,将成为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要参照物和启幕者。
作为新时期自贸区建设的首份“顶层设计”文件,《若干意见》从国家总体对外战略出发,提出优化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的新思路,要求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李光辉指出。换言之,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自贸区将在“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支撑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面开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