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传媒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在中国服装论坛上表示,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我们需要了解、重新定义消费者,熟知他的消费意愿,这样才能迎接来一个缓慢的、越来越好玩的世界,诗和远方才可能在前面。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是,你对消费者笑容如花、热情如火,但收获的答案却多半是“随便看看!”这个问题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为什么消费者总是不愿意袒露心扉,总是在装模装样,总要说随便看看?
这句话十分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这个基本假设就是两分法,把世界就是分成两半,一半是猎人,一半是猎物。摆在每位企业家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怎么样破这个局。
在这样一些消费者基本假设下,很多人就把它变成了猎手装备、大数据,O2O、网红,无非就是更好的新品研发,更好的市场营销,更好的竞争战略。这些东西本身是不错的,但是依然不够。因为消费者的意愿、梦想仍然触摸不到。
阿里巴巴、支付宝的数据库能够知道消费者浏览了什么、几时下单、买了几件、买了什么,但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买这一个却无从得知。消费者什么时候起意跟你冰火两重天。
“走进客户的心”,这是在20世纪60年代市场理论掀起营销革命、关注消费者行为时广为流传的一句真经。但是,德鲁克在去世之前的一次采访中黯然承认,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依然是一个伤感的神话”。
首先,要重新理解消费者与消费的意愿,首先要重新定义这个行当。我们过去的经济模式可以归归纳为眼球经济,网红经济实际上就是眼球经济的一个变种而已。我们今天已经面临着认知过窄,而不单单是信息过窄的局面,消费者被摧残、被绑架、被诱惑。而事实上,企业应该是与消费者共舞,而不是踩在消费者身上跳舞。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迎来了一个思想需要排毒的阶段,需要把人重新放到大自然,放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明白人只不过是物种序列、物种生态中的一种而已。
其次,产销合一,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两个词抠不掉,但是消费者、生产者会变成一种身份,一种角色。大家共同扮演这个角色,生产者有时候会是消费者,消费者有时候是生产者这样一个关系。
未来的世界不再是确定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局外人可能去遥控、操纵的。所以未来我们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意味着“意义”是在我们喝水的那一刹那才产生的。
一个人站在雨地里淋雨,所有的雨点落在外面,掉在你鼻子尖上的那个雨点,因为你能感知到它,因为你跟它有一次交互,才有了“意义”。意义并不能事先生产,意义必须同时发生,意义要求消费者在场,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卷入。
再者,商人未来不只是要赚钱,同时还要赚“爽”。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重新定义消费者,熟知他的消费意愿,这样才能迎接来一个缓慢的、越来越好玩的世界,诗和远方才可能在前面。
未来,摆在孩子们面前的互联网是一个很艰难的互联网,因为论谬重生。未来的孩子们他不只拥有多个账号,在网络的空间里面还将会有多重身份,更可怕的是他还可能有多重人格,拥有多重数字生命。到时候,他们怎么在一个肉身上Hold得住这七八条数字生命呢?
所以孩子们需要新的世界观、新的互联网哲学,需要突破和超越他们父辈们熟悉的还原论、确定性、两分法以及更高更快的英雄精神,摆在孩子们面前的互联网很艰难。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互联网让过去的时代一定被超越。
今天,我们是在给未来的孩子们打工!我们不是给老板也不是给自己打工,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燃烧,用我们自己苟且中的一点点快乐,换来孩子们诗和远方,而不是给他一栋房、一笔钱。用我们自己的角度和用我们自己的手指告别一个时代的思想,告别工业思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