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利丰——看不懂的收购
发表时间:2012-11-06     发表评论

  收购很容易让人上瘾:通过收购带来增长可催生亮丽的业绩数字。问题在于,如果投资者纵容这种习惯,要打破这种习惯将比以往难得多。为塔吉特(Target)和沃尔玛(Walmart)供货的采购业集团利丰(Li & Fung)就是一个例子。上周,由于投资者预期该集团发债所筹的5亿美元将用于更多收购,利丰的股价为之一振。
 
  对局外人来说,要理解那些被收购的业务是有难度的;这类业务越多,理解起来难度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8月份利丰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时,它的股价会出现暴跌。过去四年里,利丰斥资50亿美元进行了33宗收购。但这些交易到底对利丰有何贡献,目前还说不清楚。以今年迄今的四宗交易为例:尽管被收购进来的公司净利润率达7%(是利丰集团自身利润率的两倍),但假如今年1月1日就把这四宗收购都考虑进来,净利润本会更低。
 
  至少,股东们没有对利丰的行为照单全收。8月份以来,利丰的预期市盈率约为19倍——大大低于25倍这一此前七年的平均值。然而,投资者对利丰上周发行混合债券(对评级机构来说,这些债券是看似为股本的债务)行为的明显认可,却让该集团从事更多收购成为了可能。
 
  我们有理由认为利丰的盈利状况会改善:原材料成本已经降低;美国的量化宽松有助于改善利丰客户的资金状况。但投资者应当对利丰之前完成的收购交易多问几个问题。 
 
  来看一下2011年以来采购业的营业利润率,它至少为利丰自身利润率的三倍。对于一个资本不那么雄厚的行业来说,这样的利润率是令人瞩目的。投资者如果真想理解利丰正在收购什么样的企业,他们首先应对这些利润率颇高的企业对收购它们的企业产生的影响做更多了解。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