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贬值幅度大于名义数字
发表时间:2014-04-18     发表评论

  美国财政部对于中国压低人民币贬值的举大为不满,财政部工作人员在半年度报告中称人民币的跌势“前所未见”。 这可能夸大其词了,财政部此举意在向中国施压,以便促使中国改变目前的做法并允许人民币重拾升势。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人民币今年以来的贬值幅度可能比你想的还要大。

  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贬值2.8%,这是市场普遍使用的一个数字。但这是名义数字,即该数字并未把中美两国的通胀率差异因素考虑在内。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来,根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员Karim Foda的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实际贬值幅度达3.2%。

  Foda称,在2014年以前,人民币兑美元稳步升值,如果把通胀率因素考虑在内,就会放大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这是因为中国的通胀率高于美国。但是目前形势已经发生逆转,美国的通胀水平已经超过中国,结果就是:经过通胀率调整的人民币实际贬值幅度更大。

  以下是Foda的观点:

  为什么通胀因素会使结果有这么大的不同?如果美国的通胀率高于中国,那就要用更多的人民币才能买到同样数量的美国商品。这样一来,人民币的价值就更低。

  Foda在计算通货膨胀率时考量的是美国和中国的消费价格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分别环比上涨了多少,然后将两者 进行对比。

  现在来想想Foda早些时候进行的一些计算。当时他帮助《中国实时报》(China Real Time)计算出了人民币兑美元自2010年6月以来的升值幅度。中国在2010年6月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那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

  通胀因素会给汇率波动幅度的计算结果带来很大不同,但却很少在公开披露人民币波动幅度时被涉及。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