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库: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看智库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4-11-06     发表评论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正在国内迅速升温。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建立在“一带一路”规划基础上,中国面向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对外投资和发展计划。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中亚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东盟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2014年10月24日,中国推动、包含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代表签约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战略安排被有关机构归纳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对于马歇尔计划,了解二战后世界历史的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个旨在帮助美国的欧洲盟国恢复因为二战而遭受毁坏的经济、同时遏止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进一步扩张的计划,它的官方名字是“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不仅有力推动了战后西欧的经济恢复和建设,而且构建了二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其深刻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值得注意的是,马歇尔计划的核心策划者是来自美国国务院的智囊型官员,尤其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后者正是冷战时期“遏制”战略的始作俑者。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投资迅速增多,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借鉴马歇尔计划的提法在中国开始逐渐出现。2011年,在长期跟踪研究非洲近十年之后,安邦(ANBOUND)的智库研究团队提出了“中国版非洲‘马歇尔计划’”的系统战略构想(《战略观察》第293期,2011年6月14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金融战略来推动人民币和中国商品走向非洲。在此框架下,安邦(ANBOUND)建议中国政府推出十年4000亿美元的对非洲投资和援助计划,从人民币输出、对外投资、转移产能、能源与矿产战略、输出商品、国家软实力建设等各个方面,勾勒出了未来中国在非洲发展的战略框架。

  “中国版非洲‘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实际上是智库机构进行战略研究的标准案例。安邦(ANBOUND)智库团队完成此研究后做了有限的推广,但坦率而言,这一建议在当时并未引起决策部门的足够重视。至少作为体制外的独立智库,我们没有看到政府机构对此的公开肯定和接受。这种遭遇其实并不奇怪,对智库而言,由于研究的前瞻性,有时候社会和决策部门接受相关结论往往需要不短的时间。在近四年后的今天,我们才带有一些欣慰地看到,安邦(ANBOUND)智库在“中国版非洲马歇尔计划”中提出的战略构想,正在不断地被借鉴、接纳,最终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

  发现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对它们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这是现代智库机构最经常发挥作用的地方。这种例子是安邦(ANBOUND)的跟踪研究历程中还有不少,比如安邦(ANBOUND)在近七年前提出“后土地经济”概念,对中国摆脱“土地经济”模式发展经济与城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建议。这一研究在最初几年内也未受到过多关注,但近几年宏观调控之后,“后土地经济”已经逐步为广大的国内市场机构和投资者所接受。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  当代,一个专业的决策咨询研究往往都离不开智库机构。就中国而言,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多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现实,智库机构应该发挥更大的优势。专业的决策咨询机构,应该以智库(尤其是独立智库)作为依靠。

稿件来源:新浪博客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