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用工荒和低工资究竟谁之过
发表时间:2012-02-20     发表评论

  近几天新华社、央视等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用工荒。用工荒现象,不仅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扩散,而且工种从技术工人向普通工人蔓延。至于导致用工荒的原因,大部分人认为是企业工资太低所致。其实,如果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导致低工资的背后根源,将不仅对解决用工荒有益,对纠正一些政策偏差也有益。

  诚然,用工荒主要“荒”在与求职者的预期收入相比,企业工资水平确实不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一些技术岗位,大多数地区给农民工开出的工资标准大约在2000元左右。这个工资水平若考虑到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工作高强度和长时间等,那么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并不比在家种田高多少。另外,随着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产业内移,出门打工的相对收益正迅速缩小。

  将低工资“祸首”帽子扣在企业身上,似乎也不公平。按照一般理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效益。譬如所有行业中工资水平最高的金融业,如果不考虑垄断因素的话,金融业的效益也是相当高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已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速(详见B43版),去年的利润率甚至超过了烟草行业。相应的其从业人员的工资增幅也十分惊人,成为求职者、尤其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最佳就业意向行业。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金融行业平均薪酬与排名垫底的农林行业从1.6倍扩大到了4倍多。

  与此相对应,我国大部分实业企业、特别是农民工用工数量最多的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却堪忧。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但由于处在产业链条的末端,利润率极低。商务部数据显示,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平均利润率仅2%左右。我国同样是世界最大钢铁大国,然而,有近90%的钢企净利润率不足1%。美国苹果公司凭借巨额利润已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但替苹果代工的中国企业利润率尚不足2%。

  在利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指望企业大幅涨薪太不现实。事实上,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企业所得一直在20%左右徘徊。但经过再分配后,企业的所得下降到15%左右。这个结果表明,和居民个人一样,非垄断型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实际上也是“弱者”。

  由此可见,工资低不能光埋怨企业,还应从政策是否出现偏差的角度,来探究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源。这也是近期中央频频表态,要求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方面,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扶持关照的原因。

  实体经济作为吸纳转移劳动力的主阵地,又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居多,其生产经营状况势必成为影响劳动者工资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真正解决低工资、进而消除用工荒现象,还应尽快打破垄断局面,给民营经济创造更多更好的市场机会,让实体经济重现活力。

  李长安(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