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为,有所不为——轻纺鞋服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永春样本
发表时间:2013-04-10    作者:何金/施由森/苏福彬 发表评论

  有所为,有所不为

  2日,记者来到永春采访。

  春天的永春榜德工业园区,满眼是绿。而这里的工业生产,也有着一片难得的“绿”。

  走进万家美服饰有限公司针织车间,机器发出的只有低鸣声。万家美公司老板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全部由德国引进,通过内部循环,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基本实现了零排污。

  没有难闻的工业废气,没有遍地横流的污水、黑水,没有轰鸣的噪音……在整个榜德工业园区,记者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低碳与环保理念。

  永春是山区县,属于泉州的“后发地带”。近年来,泉州沿海一带的晋江、石狮、南安等县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用地、用工等问题开始凸显,而在永春县,土地的承载能力仍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泉三高速路网等的不断完善,一大批沿海轻纺鞋服产业纷纷意欲向该县转移。

  然而,另一个客观的现实则是,地处晋江上游的永春县,是泉州的绿色腹地和水源地,承担着为下游600万人送去一江清水的重任。

  发展与环保,两者如何兼得?

  “有所为,有所不为!”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对记者表示,面对汹涌而至的沿海工厂,永春抬高产业落地环保门槛,凡污染型项目,一律拒之门外。相反,对低碳环保型项目则大开绿灯。

  在有意进驻的企业中,来自鞋服业的比较集中。鉴于此,在招商选资方面,永春县主要引进以纺、织、造为主的低污染行业,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印染以及皮革等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坚决说“不”。

  “产业链完整更容易形成产业聚集,但我们是晋江的上游,不能因为引进一家污染企业而影响下游的水质,那将是得不偿失。” 永春县经贸局副局长颜亚玲介绍,去年,一家来自晋江的漂染企业要投资1亿元入驻永春,但被永春果断否决。

  山城的“循环经济经”

  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并不能阻挡所有的工业污染。为此,永春还出台了《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意见》等文件,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的同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日,香港奔达集团(永春)生产基地金银丝线厂房内,记者看到,厂房旁边,一些废弃物或边角料整齐地码在一起,等候前来回收利用的车辆。

  “这些废弃物,以前都是作为一般废物以便宜价格卖掉。但现在我们通过与下游企业合作,由他们过来回收,用来生产地毯、脚垫。” 负责该基地环保工作的经理林党政介绍说,单单这一块,每年就可以为企业增加收入700多万元。

  在永春,越来越多的轻纺鞋服企业选择将生产废料“吃光”,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增加企业的收入。

  日常的环保监管也必不可少。在榜德工业园区采访时,记者偶遇前来进行环保核查的县环保督导小组。检查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园区的环保检查,每天有两次,不固定时间,随时突击检查。“严苛的环保检查,不定期的突检,让企业惮于排污,就好比头上戴了‘紧箍咒’。”这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永春,一些实力雄厚的鞋服企业,开始采用内生型循环经济技术解决污染问题。

  位于永春蓬壶镇的旭晟服装织造是由阿联酋华侨投资的纺织企业,主要生产功能性服装面料,总投资1亿元,年产值1亿多元。

  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成捆的棉纱进入布料机生产流水线后,在远处机器的另一端,一块块布料缓缓输出,没有任何废料产生。而整个流程,只需要微量的水。

  “这些机器都是从德国、日本等地引进的,在目前业界几乎是最先进的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生产过程产生的棉纱废料会自动进入循环系统再利用,不会浪费哪怕一丝的棉纱原料。”旭晟服装织造总经理杨华新说。

  实行严苛的环保监管,采用高端的环保技术,永春鞋服业实现了“绿色崛起”。

  几年来,永春县鞋服行业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该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3家,2012年轻纺鞋服产业产值达116.8亿元。其中,纺织企业(含化纤)7家,主要有恒福织造、三豪织造、明裕织造、翔升纺织、伟浩晶饰等龙头企业;服装织造企业46家,主要有南德针织、万家美轻纺、南利针织、锦利针织等龙头企业。

  记者点评

  永春县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没有一股脑“照单全收”,更没有选择“与邻为壑”式的污染型发展路线,而是主动承担起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造富一方的同时,还保住了碧水青山。这对于并不富裕的山区县,着实难能可贵。当前,受制于用地、用工等要素瓶颈,沿海产业向山区、内陆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永春的绿色发展之路,给我省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的山区县,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稿件来源:福建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