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裤装企业:新常态下的商业路径有哪些?
发表时间:2014-12-28     发表评论

  眼下,裤装市场已是一片“红海”,许多业内的传统经营者正处在行业洗牌的前夜和危机中。而作为市场主体的裤装企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短板”,亟待企业家们警醒与重视。

  1、未真正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长期以来,不少裤装企业推行的“订货制”模式,总是预测市场需求,而不是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出发,对消费者的了解和满足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因此无法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经销商需求为导向,这样就形成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逐年下降。

  2、产业链上下端未能实现共赢

  裤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盈利水平大多可以得到保障,但市场的终端商因房租、店员工资、产品库存等因素影响,总获利水平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经营,因此上下端未能实现共赢,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

  3、创新不够,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裤装行业的劳动力不再廉价。裤装企业由于人工、税收、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升,加上总体创新程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在销量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自身的获利水平也不断下降,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4、企业没有清晰方向

  在市场销售受阻的情况下,很多裤装企业没有找准着力点,一味在运营管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未能清楚意识到企业整合是从市场新定位、商品新企划、产品新设计、供应链新创新、渠道新整合、零售新调整进行整体整合。

  5、发展模式滞后

  裤装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模式单一,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反应能力低下,在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没有创新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多企业处于被动的调整状态。

  因此,面对裤装行业愈演愈烈的洗牌和挑战,很多经营模式转型太慢或太快、供应链断裂、规模小及服务中低端市场的裤装企业,包括不愿改变或改变太慢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那么,新常态下的裤装企业,又该从何改变,才能扬长避短,应对愈加激烈的竞争?

  1、减少恶性竞争

  具体来说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根据行业内彼此资源的互补性,加强资源共享,共同提升竞争能力,提高自身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协作能力;二是建立行业协会,监督从业者的经营行为,阻止恶性竞争。

  2、营销差异化

  要做与用户产生情感的产品。要产生情感,一靠品牌建设,二靠粉丝信赖。此外,细分市场的垂直领域有很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品牌企业的做大做强。

  3、重视市场需求
  除了产品品质的提升,裤装更要考虑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生产产品,而不是仅仅围着代理商打转。

  4、加强创新能力

  裤装尤其是女裤同质化极为严重,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裤装企业不要过度依赖市场爆款,要增强创新能力,尤其是对本土设计师的培养。

稿件来源:中国裤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