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 成也价格 败也价格
“我们要做先锋,而不做先烈。”这是某电子商务领军品牌创始人的经典语录。但往往我们都是沿着先烈的足迹前行的,是他们引领了道路,也是他们避免了我们的错误。
服装电子商务开始备受关注的2007年,正是PPG短时间闯入人们视线的时候,低价竞争是PPG短时间成功的杀手锏。为了降低竞争成本,PPG融合了其他行业电子商务的直销经验,将衬衫的生产交给贴牌企业代加工,而物流配送、质检等环节则全部进行外包,PPG只保留设计、质监和直销功能。在与消费者对接时,
PPG以网站和给消费者邮寄广告为主,消费者通过带有产品名称的目录和图片获得产品信息后,通过互联网或呼叫中心订购服装。因为没有工厂,PPG比传统服装企业节约了大概20%以上的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终端店面,PPG又省去了20%左右的渠道投资;物流的外包又比传统企业降低了20%左右的成本。总体算下来,一件质量相同的衬衫,PPG要比同类品牌节约近60%的运营资本。有了这个优势,PPG毫不迟疑地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把衬衫价格定位在99~150元之间,而当时国内主流男装衬衣普遍的价位在200~300元之间。而后凭借广告的拉动,2007年1~3月,PPG连续创造了月销售1.5万件的奇迹,一举超过服装企业中衬衫品类老大雅戈尔日均1.3万件的销量。
这是一段神话。
但神话很快就破灭了。因为忙于价格战,无暇顾及质量,加上PPG长期拖欠厂家货款导致供货商积极性降低,产品质量急剧下降,很多消费者反映服装尺寸不对、甲醛味道严重、缩水褪色明显。2007年10月初,PPG不断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疲于应战的PPG还未做出反应,投诉就被渲染到了网络,随后向传统媒体蔓延。而此时,因为长期没有得到PPG偿还广告欠款的合作广告公司突然启动法律程序,PPG迅速被拖到“官司门”之中。
消费者的投诉引起PPG对于上游供应商的不满,PPG决定对其进行资金制约,拒绝支付供货商的欠款……双方的对峙引起供货商的连锁反应,合作的7家供货商纷纷抵制PPG,要求现款现货。因为PPG无法满足供货商的要求,从而导致供货商更大的抵触,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原来24小时就能完成的生产到后来一周都不能完成。
越来越失去对上游供应商控制能力的PPG不得不考虑改变原有的代加工模式。2007年12月,PPG决定筹集资金准备扩建一个8000平方米的厂房,希望能得到风投支持;但风投认为,PPG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并且竞争对手也已成长起来,PPG的优势不复存在,所以放弃支持。在巨大的资金断流下,PPG铺天盖地的广告被迫停止。2008年4月,PPG因为高额的广告费限制了手脚,资金回笼出现问题,而且与风投签订的投资大限已至,PPG却实际亏损高达1.5亿元。这导致了大批的供货商担心被PPG欠下的债务无法偿还,更增加了供应商的集体恐慌,定单被延期生产,快递企业见款发货,消费者的定单开始变得遥遥无期。2009年消费者收不到来自PPG的所订货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曾经的服装电子商务先驱PPG彻底谢幕,以失败告别服装电子商务舞台。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