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实现“开门红”,化纤龙头企业靠什么交出一季度优秀答卷?
发表时间:2020-04-15    作者:同黎娜 发表评论

  编者按:全球疫情目前仍在蔓延,市场情绪难免较为悲观。下游零售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不少复工复产企业原材料供给不足;中游面料企业订单不足,部分企业外贸订单被取消……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纺织化纤行业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目前仍在持续。

  但即便面临如此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发展环境,一季度,部分化纤龙头企业仍实现了相对稳健的发展,有企业的业绩甚至实现了逆势高增长,交出了一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生产”、“戴着口罩谋发展”的优秀答卷。

  今年拼下点滴成绩的背后,都意味着相比往年更辛苦的付出和加倍努力。这一方面更加坚定了我国化纤行业接下来继续谋求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彰显了化纤行业发展韧性的增强。"
  
  恒逸石化: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效益凸显

  一季度,疫情之下,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跌价趋势向下传导,聚酯产业链相应产品的价格也应声大幅下跌。期内,WTI原油、PX、PTA价格同比分别下跌60.24%、41.73%和33.53%,我国聚酯产品价格也处于低位。同时,3月,我国江浙地区织机的综合开机率约为56.4%,织造业开工率仍然不足,上游聚酯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库存压力。
  
  以PTA为例,依据有关测算,一季度,我国PTA供应量达到1136万吨,而需求量为967万吨,累库量为169万吨,远高于往年同期。“一季度,我国PTA的平均加工费约为537元/吨,基本处于盈亏边缘。不过,不同规模的企业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年产能在200万吨以上的PTA装置,加工费仍有赢利空间,但年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PTA装置,赢利情况并不乐观,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一名业内人士介绍。

  然而,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恒逸石化日前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却十分抢眼。一季度,恒逸石化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5亿元~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3.52%~88.95%。

  作为 PTA、聚酯产业链龙头企业,恒逸石化一季度能够顶住压力,实现业绩的逆势增长,在于其自身过硬的“内功”,以及杭州萧山政府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

  在上游原料方面,恒逸文莱炼化项目此前已全面投产,投产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负荷运行,产销顺畅,技术、政策等优势明显。恒逸文莱炼化项目使用的原油采购便利,成品油销售顺畅,且实施了低库存管理策略和原油到岸价格结算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原油价格波动风险。
  
  在PTA和聚酯板块,一季度,恒逸石化充分发挥内生动力和生产经营优势,积极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对聚酯板块进行扩产提质,对PTA业务挖潜改造,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大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使生产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还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使差别化产品占比、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赢利能力都得到提升。而且,由于PTA、聚酯产品的上游原料供应宽松,恒逸石化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产品议价能力增强,促进了毛利率提高,加之装置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产销量同比增加,使恒逸石化的规模化生产优势愈加明显。
  
  恒逸文莱炼化项目生产的PX今年已开始在海南PTA生产工厂实现配套供给,恒逸石化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
  
  此外,萧山当地政府还采取了降低电费、减免社保支出、免收物流运输中的过桥过路费、发放专项防疫贷款等诸多惠企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短期的,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暂时的。接下来,恒逸集团将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谈及恒逸集团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表示,年内,恒逸集团将继续秉持“内强总部、外拓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文莱二期项目和国内既定项目建设,向“三个五”目标发起冲锋,力争在2024年恒逸建企50周年之际,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同时,按照“总部+科研+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恒逸集团将加快构建中国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建造恒逸国际总部中心和全球创新中心,建设萧山益农化纤新材料示范基地,打造化纤产业高新化、智能化、品牌化、融合化的杭州样板,为全球化纤产品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

  吉林化纤:外拓销量内降成本保障业绩增长

  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以“战疫情、防风险、降成本、保运营”为主线,努力在困境中抓机遇,外拓销量内降成本。一季度,该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28.37亿元,同比增长0.6%,累计完成年度目标的26.7%,创历史最好水平;产品产量为13.6万吨,同比增长10%;纤维直接出口2.4万吨,同比增长77%,出口创汇6358万美元,同比增长28%,逆势实现“开门红”。

  作为大型化纤企业,吉林化纤集团各纤维板块在春节期间全部实现连续生产。疫情发生初期,面对国内物流受阻的困难,公司根据下游客户所在地区路况及复工情况,采取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打通物流环节,使公司在春节期间就恢复产品发货,日发货量达到1200吨。各生产线也根据销售订单情况快速调整,合理分配内外销产品生产布局,确保按时完成国外订单,尽早发货。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物流中心副经理范彤卫介绍,公司2月共发货2.2万吨。3月,国外疫情暴发,公司利用疫情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打通了汽运物流,完成了发往国外的订单,外销发货量创历史新高。
  
  同时,通过逐一解决物流、销售等各环节的难点,吉林化纤集团还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实现联动复工复产。通过多措并举,一季度,该集团4类纤维的销量都达到预期目标。
  
  在人造丝板块,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持续开展“落实三全管理、推动四提工程,降成本、增效益”攻关,出口量同比增长16.6%。再生纤维素短纤维板块则通过实行“短流程、全循环、提效率、降成本”,使纺丝纺速提高38%,平均日产量达到227吨。尤其是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市场对无纺布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公司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生产线,及时转产无纺布用纤维,从而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腈纶板块,吉林化纤集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差别化产品升级和市场推广力度。抗起球纤维的市场占有率达80%;细旦、华绒纤维等新产品性能持续改善。一季度,腈纶出口量同比增长17%,其中,高强腈纶的外销量达到8500吨。

  在竹纤维板块,公司充分发挥该类产品抗菌、抑菌的特性,加大二次差别化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使产品在衬衫、床品、色纺、巾被、无纺布和卫材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有效拓展。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的竹纤维销量达到近万吨,同比增长9%,并携手产业链下游相关企业开发竹纤维口罩,为全国抗疫出力。

  尤为可喜的是,碳纤维销量的大幅增长成为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业绩增长的新驱动力。吉林化纤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企业。一季度,该公司一方面强化提速增产,另一方面强化应用拓展,通过原液提产扩能改造、优化纺丝工艺参数等举措,使碳纤维原丝产能同比增长63%,实现销量3126吨,同比增长29%。

  同时,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的小丝束碳纤维成功应用到表面装饰布领域,大丝束碳纤维实现销量997吨,同比大幅增长233%。

  据了解,吉林化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持有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18%的股权。根据吉林精功大股东精功科技近期发布的公告,2019年,吉林精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85万元(未经审计)。

  4月3日,精功科技宣布,拟与吉林精功签署《大丝束碳纤维成套生产线销售合同》,标的物为大丝束碳纤维成套生产线1套,包括放丝机、加湿站、预氧炉群、高低温炉、收丝机等,合同金额为1.83亿元,该生产线预计今年7月底开车。如果该线顺利投产,下半年,吉林精功的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将扩大,这也意味着,吉林化纤集团的大丝束碳纤维接下来仍有市场增长空间。

  另据了解,一季度,在降成本方面,吉林化纤集团在内部强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优化,挑战“极限式”降成本,深入开展ECRS、“人人节约1%,费用降低10%”等活动,从而使4个板块纤维的单位制造成本同比下降,各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3%。

  光威复材:碳纤维军品和民品订单“两线并进”
  
  相比实体零售店大面积闭店等因素给民用纤维造成的巨大市场压力,年初至今,战略性材料碳纤维的下游应用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一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碳纤维应用市场构成中,体育器材用占比约为45%,风电叶片用占比约为22.6%,航空航天用占比约为3.2%。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在涤纶、锦纶等产品的下游应用市场中,服装服饰、家纺等零售市场占比重,而这两块零售市场在疫情期间都受到很大冲击。相比之下,碳纤维的下游应用市场受疫情的影响要小一些。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是国产碳纤维龙头企业之一,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仍很稳健。3月31日,光威复材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期内,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1.74亿元。光威复材在公告中指出,一季度,公司严格执行山东省和威海市疫情指挥部关于复工复产各项规章,落实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组织生产并及时交付,碳纤维(含织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风电碳梁业务受全球疫情影响,部分订单推迟发货,业绩与上年同期持平。
  
  光威复材的风电碳梁产品目前主要是出口。国际风电技术“巨头”维斯塔斯是其重要客户,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2020年,光威复材风电碳梁业务的目标客户主要分别在亚洲、中美洲和欧洲地区。

  那么,全球疫情继续蔓延对光威复材的风电碳梁业务是否有影响?对此,光威复材常务副总经理王文义表示,截至3月底,公司的风电碳梁业务开工率是100%,其中,较多的订单产品是给大客户维斯塔斯的配套企业供应碳梁。由于维斯塔斯欧洲相关生产企业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供应给欧洲的产品订单推后,目前来看影响不大。“从占比看,欧洲风电碳梁订单额约占公司全年收入的5.5%,目前有2.5%的货已经发出。公司风电碳梁订单中,还有较大比例来自中美洲地区,这部分订单的交货情况后续还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再进行评估。”王文义说。
  
  值得注意的是,光威复材目前的营收构成已呈现出民品和军品业务“齐头并进”的局面。在其2019年17.15亿元的总营收中,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32.33%;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29.24%。

  4月3日,光威复材宣布,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与客户A签订了两个《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合同标的为碳纤维及织物,合同总金额为99772.62万元,合同履行期限为今年。以光威复材与客户A签订的订货合同当年执行金额(税后)计算,今年比去年同比增加24.79%。把该笔军工订单“收入囊中”后,将会对光威复材2020年全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天一和罗楠指出,综合光威复材各型号纤维产品研发、验证、批产进度,预计其碳纤维业务板块将继续保持长期较快增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于光威复材风电碳梁业务的快速发力,拉动了国内相关碳纤维企业大丝束生产制备和产业化技术的快速进步、大丝束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也增强了国内市场对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广阔前景的发展预期,从而使我国碳纤维产业在大丝束领域逐步呈现出“需求驱动生产”的良性效应。
  
  光威复材风电碳梁业务所用的碳纤维实现海外采购,从去年开始,有部分是从我国大陆厂家采购。2019年,吉林精功是其第三大供应商,采购额约为9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吉林化纤集团大丝束碳纤维销量创下同比233%增幅,也是受光威复材风电碳梁订单驱动。
  
  “事实上,光威复材2016年率先在全球市场上开发出风电碳梁产品之前,我国还没有多少人太关心或者深入了解大丝束碳纤维的市场前景。但这几年,光威复材在风电碳梁领域的业绩表现有目共睹。在其带动效应下,大丝束碳纤维已成为国内碳纤维市场新的投资热点。今年以来,上海石化、兰州蓝星纤维都宣布新上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目前,虽然大家都还不确定疫情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到何时,但大家可以确定,疫情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只是一时的,对大丝束碳纤维在民用市场的前景也有信心。可以说,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创新和拓展、整体产能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以及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我国碳纤维产业会越来越呈现出战略性材料产业应有的蓬勃生机。”一名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