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组织变革——服装品牌多元化时代的差异化思考
发表时间:2010-08-16    作者:齐元勋 发表评论

  海新模式

  陈国强:我想你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你的企业当中,也要体现在河南这个区域集群当中。中国产业集群从一定意义上做得很好,但还是处在一个低层次,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都没有拉开,有同类扎堆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努力,所以需要更多企业家通过你们的思想,通过你们的组织,来培育中国更多产业集群企业。我们从北京出发又转回到北京,现在轮到夏总。

  夏华:品牌发展到不同的阶段,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必须做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必须是理性的、专业的,而不是纯粹感性。

  去年我们在做创意产业时,接触到了欧盟创新推动力的一个模式——海新模式。这个模式把企业一台发动机变成多台发动机。

  其实,欧洲很多企业规模跟我们没法比,1600人的企业在欧洲算是很大的,中国企业天生就大。在这么大的企业里,到底有几台发动机?所以我们要健康愉快地工作,彻底把企业这一台发动机变成多台发动机,这样企业才有无限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无限的激情走下去。

  前些日子跟东北虎的张志锋参加中欧商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奢侈品品牌。当时我们俩很尴尬,人家说在中国没有奢侈品品牌,我说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

  所以,正因为没有影响力,我们才要继续干下去。因为还没干到让别人所认可的程度。

  其实,中国品牌这么多年多多少少都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短期内都建立起自己的忠诚度。中国人特别会做顾客,中国人的体验经营也都做得很深刻,但是这个核心价值如何传到你品牌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我们做得都不好。 

  我们之所以没有成为领袖,与品牌主张贯彻执行不彻底有关。无印良品多简单的东西,他们就把它做得特别透彻,我觉得这是我们特别欠缺的,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源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品牌一定要做好美誉度和知名度。中国市场大,培养了一批品牌,也害了一批品牌。靠渠道,品牌建立起来了,但我们一定不要把知名度误以为是美誉度。品牌美誉度,一步一步建立起来很难,它消失的却很快。

  品牌像鲜花,产品做不好,品牌就蔫了,根本就没有光彩绽放的能力,而且不断有新花开放。很多品牌,走到今天都是英雄,但是也要提醒自己,要做好保鲜工作,让我们能一直鲜活在时尚产业里,哪怕是给后来那些更勇敢的人提供一点借鉴也好。 

  陈国强: 刚才夏总讲到了我们一起努力,各位企业家把企业做得很成功,我们承担的是中国产业乃至进一步要引领世界时尚产业的重任,怎么办?我们要协同,我们不仅要构架我们的企业和产业,还要构架全球,所以我想不需要多总结,多点评,无非想在刚才品牌组织前面再加一种思维,叫驱动品牌,变革组织,协同构架,这就是我们今后要走的道路。

共 7 页: [1] [2] [3] [4] [5] [6] [7]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