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组织变革——服装品牌多元化时代的差异化思考
发表时间:2010-08-16    作者:齐元勋 发表评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家的责任是什么,企业家的定位是什么,如何进行差异化思考,重组组织以驱动品牌新发展?

  差异化思考

  陈国强:100年前国外讲品牌,30年前我们也开始讲品牌,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服装品牌应该很多了,当然有牌并不等于有品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新历史时期,品牌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时代。中国社科院蒋其平教授认为,我们到了一个品种经济时代,品牌是一般,品种是特殊,中国品牌必须不断适应。

  当然,老牌也不一定水平高,如果把LV开发成青少年品牌,那就不叫LV。如果要开拓市场,LV还不如做一个副牌,LV不可能从20岁到60岁。当然,也正是这种固化思想,造成了有人抢购LV,有人不买LV,贵族在拎LV,菜场老大妈也拎着A货LV的现象。

  所以做品牌,我们就要做品种经济,中国企业家要不断地在品种市场上努力,多元化地发展,其实有时多元化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企业同房地产割裂开来,店铺就是地标,这就很好地把两个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新的品牌战略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就要组织变革。这就需要认识品牌驱动下,如何进行变革组织,认识团队作用。

  吴建民:当初我选择做服装,是因为没有什么其它可做的。但做服装后,我发现很多企业做了,于是我们就不跟着他们做外贸,想自己创品牌。但是又不知道品牌是怎样的,何况山东没有时装,没有产业链。然而,山东没有产业链,就不能做服装了吗?

  10年后一个问题又来了:我们想干什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的梦想就是成功,这就要对目标不断进行修正,修正过程中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去实现它?

  其实,每个人都在追梦,但是很多人追错了,实际上国外品牌没什么好怕的,新思想、新经济、新思潮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每一个历史发展变化就是文化在变化,每个人创造品牌的过程,无非是把创始人懵懂的、未开发的理想,逐步实现。

  而组织架构,只要适应这个时代变化,其过程就是在成就品牌,因为这个前提是建立在美学概念基础上的,品牌也可以在不同的消费需求上有不同定位。 

  我不相信山东创造不出来时尚品牌,不相信山东永远会是时尚的不毛之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买衣服还去青岛,怎么过了30年就把山东人给忘了?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非要用面料做产业链,那山东比不过杭州;非在北京做商场,我肯定比不过白领;在香港,我肯定做不过依文。但是舒朗放在四海,把整个思想放在全球来看,让全球的人来做我的产业链,舒朗被认可了。

  在今年CHIC上,我带着三个品牌来展示。我相信,山东像战国时期能诞生孔子、孟子一样,像80年代诞生海尔一样,一定能产生舒朗面对全球天人合一的思想,那种大开放的,让人类充满美好、阳光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共 7 页: [1] [2] [3] [4] [5] [6] [7]

稿件来源:服装界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